你的位置:易学研究

历代易学人物(九)

文章来源:网络

九、清代

董守渝

清学者。字次公。鄞县(今浙江宁波)人。明天启举人。鲁王时官户部主事,为人刚直,清兵渡江,杜门著书以终。认为卦变为《易》之本,六十四卦皆自此来。因上考郎凯、京房、蜀才、虞翻诸家之说,并参照宋元诸儒与明来知德之说,重定卦图,以存古意。每卦皆列古法,并断以己意。所言皆持之有据,不同于他家之穿凿。著有《读易一钞二钞》、《卦变考略》、《易韵补遗》、《春秋简秀集》、《董户部集》等。

孙奇逢(1584—1675)

明清之际儒学名士。字启泰,号钟元,世称夏峰先生。容城(今属河北)人。明万历举人。因不满明末吏治腐败,乃与东林党人交往甚密,强烈抨击魏忠贤之流。入清后,屡征不仕。晚年隐居苏门(今河南辉县境内)夏峰村,辟兼山堂,读《易》讲学,率弟子躬耕自食,四方来问者甚众,汤斌、魏象枢皆其门人。其易论为平日谈易有得,摘其体要,以示门人,非逐句作解。说《易》不显攻图书,也无一字及图书。大意发明义理,切近人事,以《象传》通一卦之旨,由一卦通六十四卦之义。凡所训释,皆先列己说,后附旧训。其平生之学,主于实用,因此所言皆有关法戒,足有可取。为学“原本(陆)象山、(王)阳明,以慎独为宗,以体认天理为要,以日用伦常为实际。”与黄宗羲、李顒并称清初三大儒。著作有《读易大旨》、《读易大旨后传》、《周易十卦解》,另有《理学传心纂要》、《理学宗传》、《四书近旨》、《夏峰先生集》、《甲申大难录》等。

刁包(1601—1667)

清经学家。字蒙吉,晚号用六居士。直隶祁州(今河北安国)人。天启举人。明亡,拒就李自成所授官。清立国后,就不再为仕,归隐筑“潜室亭”、“肥遁”两斋,著书养母二十余年。《易》说以程颐《伊川易传》本义为主,虽偶言象数,但都是北宋陈抟、李之才之学,非汉以来相传之法。其说推阐易理,也大抵明白正大,足以辅佐程、朱之学,在宋学中实深有所得。曾与孙奇逢辩质“良知”,联诸儒讲学,学重高攀龙,以谨言行为要,主言语不苟,取与不苟,出处不苟。/生平著书,惟以明道为主。著有《易酌》、《四书翼注》、《辩道录》、《潜室礼记》等。

贺贻孙

清初学者。字子翼,自称水田居士。江西永新人。明末诸生。工诗古文,与万茂先、陈士业、徐巨源、曾尧臣等结社豫章(今南昌)。明亡,不仕。顺治初,特列黄榜,不就。康熙间,荐举博学鸿词科,他剪发为僧,潜伏深山,逾四十年而卒。论《易》注释详明,阐发透彻,与抄袭雷同者迥别,在明末清初卓然为一家之学。认为“凡卦惟二五谓之中,余皆不中。六爻有内外之义,下三画为内,上三画为外;又有天地人之义,上二画为天,中二画为人,下二画为地;又有乘承,比应之义,反对、正对之义,交错之义。易类难穷,此特发蒙之要语。”(《易触·自序》)著《易触》,另有《诗触》、《骚笺》、《激书》、《水田居士文集》等。

连斗山

清代颍州(今安徽阜阳县)人。字叔度。其《易》说专主卦画立意。认为一卦之意在于爻,爻画有刚有柔,因刚柔之画而立象,即因刚柔之道系以辞,其道先在于辨画。逐卦详列互体,剖析微妙,颇合于精理。即爻论爻,才能以《易》解《易》,虽间有附会之失,而错综变化的本旨,犹可藉此获得。著有《周易辩画》。

朱朝瑛(1605—1670)

清初经学家。字美之,号康流,晚号垒庵。海宁(今属浙江)人。明崇祯进士,官旌德县知县。曾从黄道周游,道周称其“沈静渊郁,所目经史,洞见一方。”入清。隐居不仕,专学六艺,钻研各家学说。康熙中卒。其易学出于黄道周,然持论与道同异。其言象数不主邵雍之说。又另作先天、后天之图,取一索、再索之序为先天、取对卦、化气为后天,殊为创见。易著有《读易略记》,此书收在《五经略记》中。另有《垒庵杂述》、《金陵游草》等。

傅以浙(1609—1665)

清初史学家。字于磐,号星岩,山东聊城人。顺治进士、授弘文院修撰,先后充《明史》、《清太宗实录》纂修及《太祖圣训》、《太宗圣训》总裁官,累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以清勤著称。曾奉命与曹本荣修《易经通注》,阐发四圣之精微,衡量诸儒之得失,折衷诸论,斟酌象数义理,熔铸众家之说,词简而理明。另有《贞周斋诗集》。

黄宗羲(1610—1695)

明清之际思想家、史学家、易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从学刘宗周。青年时领导“复社”反对宦官权贵,几遭杀害。清兵南下。召募义兵抗清,成立“世忠营”,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入清后,隐居著述,拒应博学鸿词科。与孙奇逢、李顺并称三大儒。通天文、算术、乐律、经史百家以及释道之书。《易》说大旨认为圣人以象示人,有八卦之象、六爻之象、象形之象、爻位之象、反对之象、方位之象、互体之象等,后儒所为伪象,有纳甲、动爻、卦变、先天等,四象杂入而七象反晦。故崇七象而斥四象。《遁甲》、《太乙》、《六壬》三书皆主九宫,以参详人事。以郑康成之“太乙行九宫法”证太乙,以《吴越春秋》之占法、《国语·冷州鸠》对证六壬,而说后世都失其传,以订证数学之失。持论皆有根据。因究心象数,故能一一洞晓其始末,尽得其瑕疵。其说不据理空谈,宏纲巨目,辨论精详。但其中未免主持太过,矫枉过正。以为“盈天地皆心也”,反对宋儒“理在气先”之说。提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己矣”的思想,主张分君权,“公天下”。著有《宋元学案》、《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集》、《行朝录》等,后人编有《黄梨洲文集》。

黄宗炎

明清之际学者。字晦本,一字立豁。浙江余姚人。宗羲弟,崇祯中贡生。学行与宗羲相等,画江之役,步迎鲁王于莴坝,兄弟毁家抒国难,时称“世忠营”。明亡,提药笼游海昌、石门间,或刻印作画以自给。于象纬、律吕、轨革、壬遁之学,皆有神悟。晚年以石函锢所著于其中,对其子说:急则埋之丙舍,如其言。子卒,遂莫知所在。学者称鹧鸪先生。说《易》极力驳斥陈抟之学,故其解释爻象,以义理为主,其论四圣相传,不应文王、周公、孔子之外,另有伏羲之易为不传之秘。《周易》未经秦火,不应独禁其图,转为道家藏匿二千年,至陈抟而始出。认为陈抟之图书,乃道家养生之术,与元陈应润之说合。认为周敦颐《太极图说》杂以仙真,伪称《易》道,亦与朱彝尊、毛奇龄所考略同。兼排释氏之说,未免蔓衍于《易》外。著《周易象辞》、《寻门余论》、《图书辨惑》诸书。

方以智(1611—1671)

明清之际哲学家、易学家、科学家。字密之,号曼公,安徽桐城人。崇祯十三年中进士,任翰林院检讨。明亡后,南下广东;清兵入粤,出家为僧,改名大智、弘智、行远,别号甚多,有无可、药地、浮山愚者等。学识渊博,“群经史子略能背诵,博涉多奇……凡天文、礼乐、律数、声音、文字、书画、医卜,下逮琴剑、技勇,无不析其旨趣。著书数十万言”(《桐城耆旧传·方以智传》)其曾祖父方学浙著有《易蠡》,祖父方大镇著有《易意》,父亲方孔炤著有《周易时论》,其易说一变为宏通赅博。其家传“三世之易》的精髓是“公因反因”(即“一在二中,三即一”)。其师王宣所衍的河图洛书妙在于“中五”说吐交而旋中为四,环中为五)。其外祖吴观我的“疑信”思想之深奥在于“三一”说。以“公因反因”说为核心,会通桐城方氏学派诸家之说,融贯为一,构成了以方氏《易》学为核心内容的哲学体系。以《周易》贯通诸子思想。常说《周易》所谓“三唯”,等同于《中庸》所谓“三谓”,而《中庸》的“三谓”又同于孟子“两不谓”。又说“《易》、《庄》原通”。(《东西均》第74页)以《易》来会通佛学思想。云“《华严》者,《易》之图也。即其四十二字母,即悉昙与文殊问字,金刚项之五十母。《大般若经》言一字入无量字,从无量字入一字,以入无字,此亦收尽天地、古今之理,象数,为六十四卦也,而乃以善知众艺名,声音与象相表”。(同上第102页)在象数学各派中,受邵雍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体一用三”之门路,颇符合其哲学“圆”的模式。认为“天地之易”才是最根本的易,是“四圣人之易”的本源。说:“《易》者,尽情之书也。圣人之情见乎词,而天地万物之情见矣。”(《易余·薪火》)不否认《周易》是一本占卜书,但认为这只是“艺”,属于形式,而它的内容在于“立教”。其教化作用,不同于《语》、《孟》的直言而教,而是通过“见惕立教”,即通过惧惊的强制手段,使人从迷悟中醒悟过来。解《易》方法强调:“不通表达,不可与言《易》”。(《易余·礼乐》)易虽可借文字、象数来说明,却不是任何文字、象数所能确切名状的。其解《易》,有时用“象数”法,有时用“义理”法,有时兼用两法。但其“象数”之解,服务于“义理”之解,是其解《易》的显著特点之一。早年对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和传入的西方自然科学作了广泛的研究,其自然观主张“盈天地间皆物也”。“一切物皆气所为也”,认为气是有形物体的本原;指出“凡运动皆火之为也”,认为火是一切运动的根源。其易学成一家之言,集桐城方氏学派易学思想之大成。一生著作宏富,达百余种之多,其易著有《周易时论几象图表》、《学易纲宗》、《易余》。另有《物理小识》、《通雅》、《浮山文集》、《东西均》、《崇外稿》、《药地炮庄》、《青原志略》、《愚者智禅师语录》等。

钱澄之(1612—1693)

明清之际学者。初名秉镫,字幼光,后改名澄之,官饮光。安徽桐城人。明季诸生。曾辅助南明唐王、桂王政权,任吉安府(后改延平府)推事,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编修、知制诰。后辞官还乡,筑室田间,以课耕著述终其身,自号田间老人。家世学易。为学初从京房、邵雍,讲求象数,后兼及义理,并问《易》于黄道周,而实以朱熹为宗。认为“先天图”、“河图”、“洛书”皆因《易》而生,非《易》;因“图”而作。又认为“图”中奇偶之数为揲蓍之法,而非画卦之本,著有《田间易学》、《田间诗学》、《所知录》、《藏山阁集》等。

顾炎武(1613—1682)

明末清初思想家。初名绛,字宁人,曾自署蒋山佣。学者称亭林先生。昆山(今属江苏)人。明诸生。少年时参加“复社”反宦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嗣母王氏殉国后,又参加昆山、嘉定一带人民抗清起义。失败后,十谒明孝陵,遍游华北,搜集所至之处地理风俗,并结纳抗清豪杰,以图复明。晚年卜居华阴,卒于曲沃。工诗文。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入清后,拒受博学鸿词科。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赞成张载关于“太虚”、“心、理、性、命”,主张“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周易》之音,本无定体,故撰《易音》三卷。(收在《音学五书〈中〉《易音》就《周易》以求古音,将经传文中协韵之字标出古音;附以解说,通其可通,其不通者则缺之。其书虽间有穿凿,然标音、注释、体例谨严有法。其考核精确者,于求《周易》古韵大有裨益。著有《音学五书》、《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亭林诗文集》等。

陈梦雷

清代学者,易学家。字则震,一字省斋。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顺治进士。授编修,假归,耿精忠叛,胁梦雷以官,托疾以辞之。精忠败,被诬下狱,谪戌尚阳堡,十余年释还。雍正初又缘事被遣,卒于戌所。易说大旨以朱熹《周易本义》为主,而参以诸家之说。诸家没有涉及的,以及所见诸家之说与《周易本义》互异的,则另抒己意予以阐明。解易认为,《周易》义蕴不超出理、数、象、占,故凡数不可显,理不可穷,便寄之于象,知象则理、数在其中,而占也可象而玩。解易以明象为主,持论多结合人事。诠理虽多尊朱子,而不取其卦变之说。取象虽兼采来知德,而不取其错综之论。著有《周易浅述》及《松鹤山房集》、《天一道人集》,主修《古今图书集成》,声名远播。

周渔

清代江苏兴化人,字大西。顺治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自称其易说与朱熹《周易本义》、程颐《伊川易传》及古今言易之家大相违背。其说不仅反汉、宋诸家之说,于《系辞》、《文言》也指为非孔子之说,横加排诋,即《彖传》也有所去取。另衍河图之奇偶,深斥《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之文。所解六十四卦,多有创论,常翻新出奇。著有《加年堂讲易》。

魏荔彤

清代柏乡(今属河北)人。字念庭。大学士裔介之子。官至江苏常镇道。论画卦,认为唯与河图、洛书义理相通,不必穿凿附会。又认为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非生卦之次序。论爻则兼言变爻,认为占法二爻变者以上爻为主;五爻变者占不变爻;四爻变者占二不变爻,仍以下爻为主;余占本爻与象辞。至论上经以乾、坤为首,中间变化以泰、否;论下经以咸、恒为着重点间变化以损、益,尤得二篇之关键,颇有所见。惟不信先儒扶阳抑阴之说,而予以反复辩论。大意谓阴阳之中,皆有过不及,缘有中正和平。德皆有美凶,品皆有邪正,非阳定为君子,阴定为小人,阴阳中皆有君子、小人。阳之美德刚健,其凶德则暴戾;阴之美德柔顺,其凶德则奸伎。阴阳之君子俱当扶,小人俱当抑。阴阳二者,一理一气,调济刚柔损益过不及,务期如天地运化均平之时。其辨甚健。著有《大易通解》、《怀舫集》。

应撝谦(1615—1683)

清初学者。字嗣寅,号潜斋。浙江仁和(今属杭州)人。明诸生。清康熙间尝举学鸿词,终生不仕,闭门治学著书。精通诸经,对历法、田赋、水利、漕运、盐法等均有研究。说《易》杂采诸家,注释所取多依文训诂之说,不为精密。首列诸图,说上经三十卦,下经三十四卦,多寡不均,于是创为上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下经三十六卦往来之图,一往一来共成七十二卦。为学曾以程朱为宗,后有歧异。著作有《周易应氏集解》、《性理大中》、《教养全书》、《朱子集要》、《潜斋文集》等二十八种。

王夫子(1619—1692)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易学家。字而农,号斋、一壶道人,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者称船山先生。衡阳(今属湖南)人。明末举人。曾拒绝张献忠农民军邀请。明亡,清兵南下,举兵阻击于衡山,兵败退至广东肇庆,效力于南明政权。南明亡后隐匿于湘西山区,伏居瑶洞,勤奋著述达四十年。常识渊博,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学等均有研究,尤精于经学、史学、文学,以汉儒为门户,以宋五子之奥理,与张载《正蒙》之说神明契合。自述其《易》学大体是“以乾坤并建为宗,错综合一为象;彖爻一致,四圣一揆为释;占学一理,得失吉凶一道为义;占义不占利,劝戒君子不渎告小人为用,畏文、周、孔子之正训,辟京房、陈抟、日者、黄冠之图说为防。”(《周易内传发例》)“即象以见理,即理之得失以定占之吉凶,即中以示学,切民用,合天性,统四圣人於一贯,会以言以动以占以制器于一原”。(同上)以上所述,也为其易学方法论。象数与义理的统一为其易学的重要特征。认为“物生而有象,象成而有数。”(《周易外传》卷一)“天下无数外之象,无象外之数……是故象数相倚,象生数,数亦生象”。(《尚书引义》卷四)其象数范围,大抵以河图、太极图为基础,而以《彖传》刚柔、上下、升降、往来为依据,目的在于“穷理尽性”,揭示天地万物千变万化的规律。“夫象数者,天地也,与道为体,道之成而可见者也”。(《周易外传》卷五)如果舍象数这一“道之成而可见者”,就不可能认识“道”。其易学的另一特征是象、彖、爻、传的统一,“即象见彖,即彖明爻,即彖爻明传,合四圣于一轨,庶几正人心息邪说意云。”(《周易内传发例》)“非象无彖,非彖无爻,非彖与爻无辞,则大象、彖爻、辞、占皆不离乎所画之象。《易》之全体在象,明矣。”(《周易内传》卷六)从全体意义上说,一部《周易》,象、彖、爻、传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从局部意义上说,每一卦彖、爻、辞合一,也是一相对独立的有机体。肯定宇宙的本原是“太极”,太极乃乾坤并建之本始,阴阳浑合之实体,它“无有一极”(《周易内传·系辞上》第十一章),仅是一个真实的共相;“无所不极”(同上),故充塞两间,孕育万有。太极乃“因缊一气”,“因缊,二气交相入而包孕以运动之貌”。(《周易内传·系辞下》第五章)它分阴阳,一柔一刚,自身包含“相倚而不离”的矛盾双方,包含着运动的始因。阐述了物质永恒不灭的思想,“生非创有,死非消灭”。(《周易内传·系辞上》第四章)以比较的方法,研究了《周易》内、外部关系。《周易》内部的天文、历法、律吕、医占等与义理的关系,为《周易》的内部关系。《周易》与其他儒家经典《礼》、《书》、《诗》、《春秋》等的关系,为《周易》的外部关系。而其内、外关系,最后均归结为《周易》与象的关系。“故《周易》者,准天地之神以御象,而不但象数测已然之迹者也”。(《周易内卷》卷五)《易》“准天地之神”,揭示提整个客观世界的普遍性。这种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即“无方之不行者也”(同上),同时又制约着特殊性,即“以御象数”;而天文、历法、律吕、地理等,所反映的为自身特定的具体规律性,即“天地已然之迹”,不可妄立一“体”,妄定一“方”以限《易》,以特殊性取代普遍性,主要易学著作有《周易外传》、《周易内传》、《周易稗疏》、《周易考异》、《周易大象解》等,至于以《易》说理,评史、论政、言志而散见于其他哲学、史学、政论、诗文中者,更是不胜枚举,如《张子正蒙注》、《尚书引义》、《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老子衍》、《庄子通》、《诗广传》、《相宗络索》等。其著述之富,多达三百二十四卷。

董说(1620—1686)

明末清初学者。字雨若,号西庵,自号鹧鸪生、斯张子。浙江乌程(今湖州)人。黄道周弟子。出太仓张溥门下,工于古文,闻名江左。明亡,改姓名为林蹇,亦称林胡子,皈依佛门,退隐丰草庵,精研经史,尤专注方言、地志、星法、星经、律法、释老之书。顺治十三年(1656)削发出家,更名南潜,云游四方。其论《易》专主数学,兼取焦循、京房、陈抟、邵雍之法,参互为一,并以己意推阐。其根底为黄道周《三易洞玑图》。虽研素具有苦心,然不免失之于杂。极具博辩之才,然其说近于怪诞。著《易发》,另有《七国考》、《董雨若诗文集》等。

王宏撰

清代陕西华阴人。字无异,号山史。监生。康熙中荐鸿博,以病辞。精金石之学,善鉴别法书名画。博雅能古文,尤深于《易》。居华山下,筑“读易庐”居之。论《易》,辟焦延寿、京房之术,阐文王、周公之理,立论推本于经义。一以北宋邵雍、南宋朱熹之学为归。因朱熹谓易本卜筮之书,故著《周易筮述》以述其义。另著有《易图象述》、《华山志》、《砥齐集》。汪琬称其文议论驰骋今古,悉有据依,非苟作者。

毛奇龄(1623—1716)

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原名甡,字大可,一字齐于,号秋晴,又号初晴,以郡望为西河,世称西河先生。明亡,哭于学宫三日,四处流亡。康熙时以诸生荐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又进会试同考官,告假归,遂不复出。淹贯群书,诗文称冠一世,而自负者在经学,尤精于《易》。谓易兼五义:一曰变易,二曰交易,是为伏羲之易;三曰反易,谓相其顺逆,审其向背而反见之;四曰对易,谓比其阴阳,度其刚柔而对观之;五曰移易,谓审其分聚,计其往来,而推移其上下,是为文王、周公之易。故以《序卦》为用反易,以分篇为用对易,以演易《系辞》为用移易,其言甚辨。虽不免牵合附会,然大致引据于古人。南宋朱熹《周易本义》虽载卦变图于卷首,而只以为孔子之易,未著其为文王、周公之易。故上考干宝、荀爽、虞翻诸家,凡有卦变、卦综之说,与宋以后相生反对诸图具列于卷,而以推易折衷之图系于后。朱熹谓卦变乃易中之一义,而奇龄则以为演画《系辞》之本旨。于易之杂说,征引前人训诂,纠正近代说《易》之失,对王弼、陈抟二派,攻击尤力。其是不免有强词蔓衍、以博济辩之处,而自明以来申明汉儒之学,使儒者不敢以空言说经,实奇龄开其先路。其论《子夏易传》及《连山》、《归藏》,尤为详赅。自汉以来,言占筮者不止一家,而取象玩占存于世而可验者,以《春秋传》为先。故将其中有关筮占者予以汇编,汉晋以下占筮有合于古法者亦随类附见。奇龄据春秋诸占以推三代之筮法,可谓探其本。其著述宏富,门人蒋枢编辑遗集,分经集、文集二部,经集共五十种,文集合诗赋序记及其他杂著,共二百三十四卷。其易著主要有《仲氏易》、《推易始末》、《春秋占筮书》、《易小帖》、《太极图说遗议》、》河图洛书原舛编》。其他著作有《春秋毛氏传》、《春秋简书刊误》、《春秋属辞比事记》、《古文尚书冤词》、《四书改错》、《论语稽求编》、《圣门释非录》、《西河诗话》、《西河词话》等,后人集为《西河全集》。

曹本荣(1621—1664)

明清之际学者,易学家。字木欣,一字厚庵。黄冈(今属湖北)人。顺治进士。历任右春坊右赞善、国子监司业、左春坊古赞善、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翰林院侍读学士等职。曾上《圣学疏》,要求皇帝“开张视听,修德勤学”。学从王阳明致良知说,说《易》熔铸众家之说,发四圣之精微,斟酌于象数义理,言简而理明。与傅以渐合著《易经通注》,另著有《五大儒语要》、《周张精义》、《王罗择编》、《书绅录》等。

李顒(1627—1705)

清初哲学家。字中孚,号二曲。今属陕西周至人。家贫借书苦学,遍读经史诸子反释道之书。曾讲学江南,门徒甚众,后主讲关中书院。与孙奇逢、黄宗羲并称三大儒。清廷屡以博学鸿词征召,绝食坚拒得免。力主自由讲学,认为“立人达人,全在讲学,移风易俗,全在讲学,拨乱反下,全在讲学,旋乾转坤,全在讲学。”(《匡时要务》)为学兼取朱(熹)陆(九渊)两派,认为学者当先观陆九渊、杨简、王守仁、陈献章之书,然后再取程颢、程颐、朱熹、吴与弼、薛瑄、吕楠、罗钦顺之书。著有《易说象数蠡测》、《四书反身录》、《二曲集》等。

朱彝尊(1629—1709)

清著名文学家、易学史家。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嘉兴)人。康熙间以布衣举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检讨。参与修纂《明史》。少肆力古学,博极群书,客游南北,每出游,必载十三经、二十一史以自随,遇断碑残碣之文,莫不拽剔考证,与史传相参校。其学长于考证,工古文。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词与陈维崧称朱陈,是位根底庞固的学者,文辞渊雅的诗人。中年以后,“学问愈博,风骨愈壮,长篇险韵,出奇无穷。”甚得康熙皇帝赏识,与姜宸英、严绳孙合称“海内三布衣”。顾炎武、阎若璩对其博学多识,皆极为赞赏。于易学史,易经目录卓有贡献。著《经义考》,对经书进行考证,于易经考证颇详,自周迄清,统考历代易经之目,以御注敕撰诸书为首,次为诸经分类,后附毖纬、拟经、承师、刊石、书壁、镂版、著录、通说八门。每经先注其或存、或阙、或佚、或未见。次载原序跋及诸家论断,有所考证亦附著之。如据此书考证: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应麟《困学纪闻》等书引文,于《子夏易传》为伪托,非子夏书。另著有《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编有《词综》、《明诗综》等。

胡渭(1633—1714)

清代经学家、地理学家。初名渭生,字胐明,号东樵。浙江德清人。年少亡父,随母避乱于山间,年十五岁为县学生,后入太学。绝意科举,专穷经义。易说认为五经中惟《易》无所用图,六十四卦、二体六爻之画,即图也。考定宋儒易学所谓“河图”、“洛书”,乃袭用五代末道士陈抟之说,北宋邵雍、南宋朱熹用其说,方始盛行。断定图书之说,实乃修炼、术数两家旁分易学之支流。阐述了宋儒与道教的关系。著有《易图明辨》,尤精地理考证之学。曾与顾祖禹、阎若璩等助徐乾学修《大清一统志》,又撰《禹贡锥指》,为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沿革的重要考书。著作另有《洪范正论》、《大学翼真》等。

冉觐祖(1636—1718)

清代经学家。字永光,号蟫庵,中牟(今属河南省)人。康熙举人,潜心理学,殚精著述。于嵩阳书院主讲理学,后以进士授检讨。易说认为,朱熹分象占,程颐传说理,二者不可偏废,所以兼取二家之说,又杂采诸儒之说互相发明,其中也间有与朱熹之说不同之处。论河图洛书都本之《易源启蒙》,而以刘牧“九为河图,十为洛书”为沿误。但又认为图书之精蕴,不可泥于一端,难辞骑墙之讥。著有《易经详说》、《河图洛书同异考》、《五经四书详说》、《为学大指》、《天理主敬图》及诗文杂著二十余种。

张英(1637—1708)

清代学者。字敦复,号乐圃,谥文端。安徽桐城人。康熙进士。以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入值南书房。圣祖出巡,必相从,一时诏令,多出其手。擢工部尚书,兼翰林学士。先后任《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民生疾苦,四方水旱,知无不言。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说《易》专释六十四卦之旨,而不及《系辞》、《说卦》、《序卦》、《杂卦》,每卦分别立论,诠释大意而不列经文。大抵以朱熹《周易本义》为宗,但不尽从其说。如对“坎卦之贰用缶”句,从程颐《伊川易传》,改为“樽酒簋贰”句。其立说坦畅明白,不务艰深,以经释经,一扫纷纭交错纠缠之见。著有《易经衷论》、《书经衷论》、《文端集》、《聪训斋语》、《恒产琐言》、《南巡扈从纪略》。

方柔如

清代学者。字药房、若文、文辀,号朴山。浙江淳安人。康熙进士。官直隶丰润知县。乾隆初,举博学鸿词,不与试。晚年曾主敷文讲席。少从学毛奇龄,通贯经史。工诗古文词,与同城方舟、方苞并称“三方”。《易》说取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无此体,只是标新立异,于经义无关。著有《周易通义》,另有《十三经集解》、《集虚斋文录》、《离骚经解》、《集虚斋学古文》等。

李光地(1642—1718)

清代理学家、易学家。字晋卿,号榕村,又号厚庵,谥文贞。福建安溪人。康熙进士。三藩之乱时,郑成功之子郑经由台湾进军福建,他遣使带蜡丸进京密送情报,献用兵之计,还京后,建议攻台,深得康熙信任,累官直隶巡抚、文渊阁大学士。精经学、通乐律、历算、音韵。一生提倡程朱理学。曾为康熙校理编辑《御纂周易折中》(又称《周易折中》)一书,以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为主,参考群言,不偏主一家,凡确能发明经义者,都兼收并采,而一切支离幻涉之说,尽皆不录。其解经传,宏深简括,对卦爻象彖时位德应酬河图洛书,以及占筮挂扌力、正变环互,无不条析其义,而推明其所以然。对宋易学融会贯通,卓然成一家之说。其论复、无妄、中孚、离四卦为圣贤心学,也都用消息盈虚观天道而修人事,与杨简《杨氏易传》以解《易》迥异。其解《说卦传》“天地定位”一章,附言先天诸图。发明《易》理,兼证以易象而略于数。其解《系辞传》“观其彖辞则思过半”之义,实注全经,非只解彖辞。大旨虽与程、朱二家颇有出入,但理足相明,无违背抵触。著有《周易通论》、《周易观彖》、《李文贞易义》、《易义前选》、《榕村全集》、《榕村诗所》、《中庸章段》、《论孟杞记》,后人编为《榕村全书》、《李文贞公全集》。

乔莱(1642—1694)

清代学者。字子静,一字石林,宝应(今属江苏)人。康熙进士,授内阁中书。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编修,预修《明史》。后典广西乡试,充实录馆纂修官,迁侍读学士。二十六年,罢归。筑“纵棹园”,读《易》其中。论《易》杂采宋元后诸家易说,而参以己意。前列诸图,不主陈抟河图、洛书、先天、后天、方圆、横直之说,于卦变亦不取虞翻以下诸家。而取来知德之反对。其解经多推求人事,证以古今乱得失。于古经文兼注古韵,亦得失互陈。著有《乔氏易俟》及《应制》、《直庐》、《归田》等诗文集。

陈图

清代永丰(今属江西)人,字寄岩。论易以太极、先天、河、洛诸图相合而推演。支离蔓衍,不可究诘。如周敦颐太极图以无极作一空圈。此则变为一纯黑圈形,认为阳含于阴。至于太极图乃为半黑半白圈,是先生阴而后生阳,不是太极生阴阳。又以名山大川分配六十四卦之阴阳,更为牵合。诠释经文,每句皆阴间押韵。经文中多间以图,其图皆奇形怪状。著有《周易起元》。

徐世沐(1632—1716)

清代学者。字尔瀚,晚号青麓,又号青牧。江阴(今属江苏)人。厌弃科举。为学笃信朱熹,注重切己反求,强调学以致用。其解易经皆以变爻为主,为宋代都契之绪余,其法为太卜归法。基础代谢部空谈义理。又取经传字义,分题赋咏,体近歌谣,多至一千多首。著作有《周易惜阴录》、《周易存义录》、《周易惜阴诗集》、《四书惜阴录》等。

吴启昆

清代江宁(今属江苏南京)人。字宥函。康熙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论易发明象数皆为有见,但所言皆宋以来之象数,非汉以来之象数,故不离图书之说。其论卦变,认为《彖传》所载“刚来柔进”之类,必本卦贞、悔二体,实有此象而有此说,非本卦所无,外卦所有,而必假借以得解。在朱熹《周易本义》逐爻细推。以为此自某卦而来,不过兼此一说,欲使经无剩义,非真先有彼卦而后方有此卦。后人尊信朱熹《周易本义》,就误以余意为正意。认为天地之造化,不离五行。八卦率领诸卦,分掌五行以用事。一切往来屈伸之理,无不在六十四卦变通中。因惟总论易之大旨,故不再作章解句释。著《索易臆说》。

陆奎勋

清代平湖(今属浙江)人。字聚候,号星坡,又号陆堂。康熙进士,官翰林院检讨。少工诗文,喜谈兵,又治仙佛及星学家言,中年后一意说经,好持异论,与毛奇龄相近。论《易》宗朱熹者约十有六,宗诸儒者约占十分之四,间以己意训释,与前人无大异同。认为伏羲只画八卦而无卦名;黄帝开始立蓍数,名以乾、坤、震、巽、坎、离、艮、兑;尧、舜始增屯、蒙诸卦名,更定方图卦位;文王始定《序卦》的错综与揲蓍用九用六。于是首列伏羲方图,黄帝方图,唐虞方图,连山圆图,归藏圆图,周易卦序图,其说新异,引据皆不确凿。著有《陆堂易学》、《诗学》、《今文尚书说》、《春秋义存录》、《戴礼绪言》、《陆堂诗文集》。

胡方

清代学者。字大灵,学者称金竹先生。新会(今属广东省)人。康熙贡生。讲求理学,说《易》虽崇尚朱熹,然剖抒己见,不尽与之雷同。注《易》及四书,多所创获。其教人以力行为主。著有《周易本义注》、《鸿桷堂集》等。

陈法

清学者。字定斋,贵州安平人。康熙进士。历康、雍、乾三朝。累官刑部郎中、山东登州知府、直隶大名道等。为政重教养。曾主贵山书院,潜心性理,学宗朱熹,又精《易》学,认为《易》专言人事,故彖爻之辞未尝言天地,雷风诸象亦并不言阴阳。持论切实不枝。至来知德以伏卦为错,反对之卦为综,法则谓大传所云错综,以揲蓍而言,错综其七、八、九、六之数,遂定诸卦之象;今以错综诸卦定象,是先错综其象。又以错综言数,是错综其象以定数。先儒虽言卦变,未有易其阴阳、刚柔之实,颠倒其上下之位者。今以乾为坤,以水为火,以上为下,混淆汩没,而易象反自此亡,其辩最为明晰。其论筮法认为:传所谓挂者,悬之四揲之外,原以象三而非与奇数同归于力,乃象闰之故。其曰再力而后挂,是三变之中有不挂者。一变之中,初力之挂,无须待言。惟再力不挂,故曰再力而后挂,故知再力为指第二变、第三变而言。其说与郭朱迥异。而前一变挂一,后二变不挂,其挂一之策不入归奇之中,则三变皆以四八为奇偶,不用五九借象,与经义似有发现,可备一解。著有《易笺》、《明辨录》、《内心斋诗稿》等。

查慎行(1650—1727)

清学者,易学家。字初白,又字悔余,号查田,原名嗣琏,字夏重。浙江海宁人。康熙举人,赐进士出身,应召入值南书房,任编修。后因弟嗣庭案株连下狱。雍正时赦归。能诗善词。少从学黄宗羲,故能不惑于图书之学。于河图说,一谓河图之数圣人非据之以作《易》,而据之以用蓍。一谓河图出于谶纬,而附以朱熹亦用河图生蓍之证。横图、圆图、方图说,则论其顺逆、加减、奇偶、相错之理。于变卦说,认为变卦为朱熹之易,非孔子之易。对天根月窟考诸家之说有六:一为老氏双修性命之学,无关于《易》。二为八卦相错说,称相错是对待,非流行;又称相错仅八卦,非六十四卦相错。三为辟卦说,一论十二月自然之序,一论阴阳升降不外乾坤。四为中爻说,以孔颖达用二五为是。五为中爻五体说,称正体则二五居中,互体则三四居中,三四之中由变而成。六为广八卦说,认为说卦取象不尽可解,当阙所疑。说易醇正,皆明白笃实,足破外学附会之疑。著有《周易玩辞集解》、《敬业堂诗集》、《补注东坡编年诗》、《黔中风土记》、《庐山游记》等。

纳兰性德(1654—1685)

清著名词人。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椤伽山人,满州正黄旗人,纳兰氏。大臣明珠之子,尚书徐乾学门生。十六岁时中进士,授乾清门侍卫,屡奉使边疆,宣抚诸少数民族。一生多与文人交游,工于词作,风格清新流畅,近南唐后主。晚年悉攻经史,搜求宋元诸家经解,从事经学考据。说易理说兼备,不主一家之说。取宋陈友文《大易集义》、方闻一《大易粹言》二书而合辑之,撰《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宋儒微义,已略于此书。另有《纳兰词》、《通志堂集》等。

王心敬(1656—1738)

清代学者,易学家。字尔缉,号丰川。雩县(今属陕西户县)人。诸生。受业于李容。多次举荐,皆不就。曾主讲江汉书院。精于《易》,善推阐易理。其易说皆明白正大,切近人事,最为笃实,对学者深为有益。认为学《易》可以无大过,此为四圣人系《易》之本旨,也为学易之要领。《易》是道人事之书,阴阳消长,只是借来作影子罢了,所以说:易即象,象即像。对阴阳消长看得不明,是影子不真。置象言易,此称悬空;执象舍义,此为泥迹。象义双显,则用体一源,显微无间。如易不关象,不知义取何处。不属卜筮,不知设蓍为何。认为汉唐之易,流连不舍于训诂,宋明之易,多玩弄聪明;训诂非易,而聪明乱《易》而易亡。又认为义言象占,同体共贯,废一不得,泥一不得。后儒纷纷主象、主教、主理、主卜筮、主错综之变,是舍大道而旁入山径。至于互卦之说,老阴老阳始变之说,错综之说,卦变之说,以及左氏所载古占法,都斥而不信。著有《丰川易说》、《关学编》、《尚书质疑》、《丰川全集》、《丰川续集》等。

李恭(1659—1733)

清初思想家、易学家。字刚主,号怒容。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康熙举人。早年师事颜元,与颜元同创“颜李学派”。三十二岁中举后,游学南北,结交名士,研讨学术,使颜李之学广为传播。授通州学政,不久以母老告归。晚年隐居家乡,修葺习斋学舍,讲学其中,弟子甚多。博学工文辞,与姜宸英齐名。论易大旨为圣教罕言性天,乾坤四德,必归人事。以下屯、建候、蒙初筮,每卦亦皆以人事立言。陈抟《龙图易》、刘牧《易数钩隐图》经及探元极、推先天者,皆使易道入于无用。《参同契》、《三易洞玑》诸书,皆异端方技之传,其说适足以乱《易》。即五行胜负,分卦直日、一世二世三世四世诸说,亦皆于三圣所言之外,再生枝节。故说颇为淳实,不涉支离恍惚之谈。其驳“卦变”之说,发例于《系辞传》;驳河图、洛书之说,发例于《系辞传》;驳先天、八卦之说,发例于《说卦传》。其余只明经义,不再驳正旧文。大抵以观象为主,兼用互体。传注多采李鼎祚、毛奇龄、胡渭之说。明朝自隆庆、万历以后,言义理者以心学窜入易学,牵持禅学倡以解经。言象数者奇偶与黑白递相推衍,图日积而日多,反置象占、辞变、吉凶悔吝于不问。李恭皆引而归之于人事,深得圣人垂教之旨。为学务以实用之主,指斥程、朱、陆、王理学皆为空谈。著作《周易传注》、《周易筮考》、《大学辨业》、《论学》、《论语传注问》、《恕学文集》等,后人辑有《颜李遗书》和《颜李丛书》。

杨名时(1661—1737)

清学者。字宾实,号凝斋,谥文定。江苏江阴人。康熙进士。历任庶吉士、检讨学士等职。任云南巡抚,擢云贵总督。喜诂名钓誉,苟且因循。后因题本误载密谕等事革职。官至礼部尚书兼国子监祭酒。次年病死。因为是李光地门下,故其易学多得之光地。虽《说卦传》及附论《易学启蒙》之类颇推衍先天诸图,尚不至于支离附会。其诠释经传则纯以义理为宗,不涉象数。大抵与程颐、朱熹之义不为苟异,也不为苟同。在宋学之中,可谓明白而笃实。著有《周易劄记》、《易义随记》、《诗义记讲》等。

朱轼(1665—1736)

清代学者,易学家。字若瞻,号可亭,谥文端。高安(今属江西)人。康熙进士。知潜江县,执法不畏强暴权势。任陕西学政,得好评,升浙江巡抚,筑海塘,建书院,擢左都御史,加吏部尚业特衔,不久加太子太保,晋太子太傅,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论易因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互有异同,为统一见,不再两可其说而滋生分歧,对两义各有发明,可以并行不悖者,都加摘录而附以诸儒之论。其中诸儒之论有胜过两义者,则舍两义而从诸儒之论,并附以己见。认为自王弼始遗像言理,但易即象,有象才有理,理从象生。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之类,均为象,就是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也都没有离开象。认为纳甲、飞伏等术数之学,也为易的一部分,何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皆卦体之显而易明者。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有言已备,来知德称卦综为误。又称程颐不取卦变,谓凡卦皆自乾坤来,但合于《彖传》,终究不能完全协和,故一遵朱熹一阴一阳自姤复之说。又称宋、元以来易图不下数千,多与四圣精义了无关系,故一概不录,只分析朱熹各图之义而图仍不载。著有《周易传易合订》、《周易注解》、《周礼注解》、《朱文端公集》。

任启运(1670—1744)

清代学者。字翼圣,号钓台。江苏荆溪(今宜兴)人。雍正进士。授翰林院检讨。乾隆时,历官中允、侍讲、侍讲学士、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宗人府府丞等。精理学,治经考据精核。论易宗朱熹。称读《易》当先观图像,故广代诸图,又以己见推广。认为文王、周公卦画出自伏羲图,伏羲之图出版河洛,五十为图书之“中”,学易不以五十为中,即失其本。其说颇为新奇。诠释经义,则多发前人所未发。大抵观象玩辞,时阐精理,实不全从图书生解。著述颇富,著有《周易洗心》、《宫室考》、《孝经章句》、《礼记章句》等。

晏斯盛

清代新喻(今属江西)人。字一斋。康熙进士。乾隆间官至湖北巡抚。论易以所传图书为大衍之数,因《大传》之言而得图,不取河洛奇偶之说,所见最确。又认为辞占不遗彖辞而不取卦变互体之说,则尽废汉易之古法,未免主持稍过。其说不废象数,而不作方技术之曲说;不废义理,而不作“理”、“气”、“心”、“性”之空谈。所论笃实近理。著有《楚蒙山房易经解》、《禹贡解》。

惠士奇(1671—1741)

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天牧,一字仲孺,晚号半农居士,人称红豆先生。江苏吴县人。康熙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编修、侍读学士。曾两充会试同考官,典试湖南,提督广东学政。历仕康、雍、乾三朝。盛年兼治经史,尤精经学。说易杂释卦爻,专宗汉学。认为汉儒言易,孟喜言以卦气,京房方以适变,荀爽言以升隆,郑玄言以爻辰,虞翻言以纳甲,各持异说,而意旨归一,皆不可废。今所传之易,出自费直、费氏本古文,王弼尽改为俗书,又创虚象之说,致使汉易空言说经。故其说广引博证,有意矫正王弼以来空言说经之弊。其说以象为主,认为易者,象也,圣人观象而系辞,君子观象而玩辞,六十四卦,都实为象。著有《易说》、《礼说》、《春秋》、《交食举隅》等。

江永(1681—1762)

清经学家、音韵学家。字慎修。婺源(今属江西)人。诸生,晚年方入贡。长于比勘、博通古今,开清代皖派经学之先河。弟子众多,戴震、金榜等曾从其学。专心《十三经注疏》、于《三礼》有精深研究。治经能融合众家,参以新说,于经义多所阐发。戴震称其学“自汉经师康成后,罕其俦匹。”(《戴东原集》卷十二)论易笃信南宋朱熹,故从朱熹之说,以“十”为河图,以“九”为洛书。其于大衍之数五十说、参天两地以倚数说、揲蓍说、变占说、占法考、互卦说、卦为说、卦变考、卦象说等,皆抉择精详。,论列允当,有益于后学。谓《周易》以反对为序次,卦变当于反对取之,否反为泰,奉反不否,故小往、大来、大往、小来是其颠倒。凡曰业、曰下、曰进、自反卦之外卦,来居内卦,往居外卦。精于音理。注重审音。于古今制度,天文地理,钟律推步等,无不深究索隐。著作甚富,有《河洛精蕴》、《周礼疑义举要》、《礼书纲目》、《礼记训义择言》、《仪礼释例》、《仪礼释宫增注》、《群经补义》、《古韵标准》、《四声切韵表》、《律吕新论》、《春秋地理考实》、《乡党图考》、《近思录集解》等。《四库全书总目》收其书目,多达十五部。

薛雪(1681—1770)

清代医学家。字生白,号一瓢。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乾隆初,举博学鸿词科,未遇。博学多通,能诗,兼工画兰,善拳勇,尤精医学。医术与叶天士齐名。其医案由吴金寿收辑,与叶天士、缪遵义合刊,称《三家医安合刻》。治《易》广采诸说,融以己意,诠释简明,墨守宋学。著有《周易粹义》、《医经原旨》、《湿热篇》、《一瓢诗话》等。

程廷祚(1691—1767)

清学者,易学家,初名默,字启生,号绵庄,自号青溪居士。上元(今江苏江宁)人。乾隆元年(1736)召试博学鸿词,当路者欲招致门下,被拒,竟不用。自此闭户穷经。自幼好治经,而于天文,舆地、食货、河渠、兵农、礼乐之事,皆能竟委探源。治《春秋》,考官名、地名、人名颇为精核。尝言墨守宋学己非,墨守汉学者尤非,故其著书多能救先儒之非。说易力排象数之学,唯以义理为宗。阐明爻象,只以《说卦》健顺动入陷丽,只说八义为八卦真象,八者之得失则以所值之重卦为断。其明爻义则求之本爻,而力破承乘、比应诸旧解,其考察六位则专据《系辞》辨贵贱存于位之旨,凡阳爻阴位、阴爻阳位之说,亦尽删除。尽去汉人爻变、互体、飞伏、纳甲诸法,未免主持稍过。但扫空宋人河洛、先天诸图及乘承、比应诸例则有删交错纠缠之功,其统论易理,通其说于道学。其占法订误,认为画有奇偶,九六而上下进退于初二三四五上之际,所谓六爻发挥者,易之变惟在于此;之卦则所以识别动爻之用,而所取仍在本卦。故以《洪范》之说为占法,而以《春秋》内外传所载为附会,变乱不与易应。信理黜数,未免矫枉过直。著有《程氏易通》、《大易择言》、《彖义求是说》、《易说辨正》、《尚书通义》、《礼说》等。

潘思榘(1695—1752)

清易学家。字契方,号补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雍正进士。改庶吉士。补刑部主事,迁郎中。授广东南雄知府。累迁广东按察使、浙江布政使、福建巡抚等官。悉心为政,多所兴革,尤重视兴修不利,蓄湖灌溉。每遇早涝,必亲自主持救灾事宜。屡获嘉奖。论易就卦变之法以求象,而就象以明理,每卦皆注自某卦来,称为时来。汉学如虞翻诸家,皆有此说;宋学程颐、朱熹,亦阐明此理。虽非《易》之本义,也为《易》之一义。彖多言象,而变在其中;爻多言变,而象在其中。不明时来,不知卦之来处;不求爻变,不知卦之去处。爻无所不包,旧说一根讲入身心政治上去,遗却许多道理,不如就其浅处说,而深处亦可通。著有《周易浅释》、《鳌峰讲义》。

惠栋(1697—1758)

清代学者、经学家、易学家。字定宇,号松崖,人称小红豆先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诸生。自幼受业于父、祖,笃志问学,家多藏书,经、史、诸子百家、杂说及释、道二藏,无不阅读,通训诂,工诗词,学识渊博。广集汉儒经说,以详博见长。治经师从汉儒,崇古人经学,为“吴派”经学创始人。尤精研易学,并专宗汉易,承父辈治易传统,专搜集汉儒易说,加以编辑考订,附以己见。《易》本这卜筮而作,然汉儒多参以占候,未必尽合周、孔之法,而其时去古未远,要必有所受之,故追考汉儒易学,博采汉易之长,采辑逸闻,钩稽考证,发明汉易之理,以反对宋易河图、洛书、先天、太极之说。自王弼《易》行,汉学遂绝,宋元儒者,类以私意揣法,去古渐远,中间言象数者,又歧为图书之说,其书愈衍愈繁,而未必皆四圣之本旨,故推阐考证,能一一原本汉儒。主发挥汉儒之学,以荀爽、虞翻为主,而参以郑玄、宋咸、干宝诸家之说,融会其义,自为注而自疏之。考究汉儒之传以发明易之本例,共九十类。于诸经深窥古义,一字一句,具有渊源,汰其杂乱,存其精华。据王应麟辑《周易郑康成注》记载,一一考求原本,注其出自本书,明其信而有证,极其详赅。其次序先后,亦均从经文厘定,复搜代群书予以补充。为朱熹《周易本义》释音,校勘字句,凡对《周易本义》有疑义者,皆旁采众说,附以古义。于彖象卦变,《周易本义》往往与《传》义不合,则列汉儒这说以申《传》义。以汉儒训诂为宗,讨论古学古义,对经学疑难有所解释。著有《易汉学》、《周易述》、《易例》、《新本郑氏周易》、《周易本义辨正》、《易大义》、《明堂大道录》、《帝说》,另有《九经古义》、《后汉书补注》、《王士祯精华录训纂》、《松崖文钞》、《古文尚书考》等。钱大昕谓其成就与诸前儒相比,当在何林、服虔之间,马融、赵歧辈不及。著名弟子有江声,余萧客等。

魏枢

清经学家。字又弼、慎斋。承德(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官永平府教授。乾隆初举鸿博,未及试卒。究心经学,尤精于《易》。论《易》用王弼本,列朱熹《周易本义》于前,而以己意附于后。其论卦变说,刚柔皆当指卦,不当指爻。如讼之刚来而得中者,为坎。随之刚来而下柔者,为震下于兑。蛊之刚上而柔下,为坎在巽上。噬嗑、晋、睽、鼎四卦,言柔得中而上行者,皆为离火。凡言刚者皆阳卦,凡言柔者皆阴卦。则以刚来柔来指一爻而言,不足以尽明其义。其论似近理,却不完全正确。其论来知德错综说乾本至健,经错言,则又可以称为顺。初爻变巽为入,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动;以综言,则又可以称为说。二爻变离为明,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陷;中爻巽,可以称为入;以错言,则又可以称为动;以综言,则又可以称为说。推之三四五上,莫不如此。著《东易问》、《春秋管见》。

张叙(1690—?)

清经学家。字冰潢,一字宾王,又字风冈。镇详(今江苏太仓)人。雍正举人,乾隆时举鸿博与试未用。深于经学。说易用注疏本,以小象总列六爻之后,以大象置彖传之前。考象辞列六爻后,是吴仁杰所传郑本;大象置彖传前,是周燔本。而其却以为创获,不知有吴、周二本。至图学传自邵雍,其位置皆依《说卦》,周敦颐太极图初不言八卦,其说皆强为牵合。驳斥诸儒爻变之说,而以《左传》所载占法为《周易》未成经时,卜筮家杂用以测验。著有《易贯》、《诗贯》、《孝经精义后录》。

全祖望(1704—1755)

清经学家,史学家。字绍衣,号榭山,小字阿补。浙江鄞县人。自署鲒埼亭长。乾隆进士。初任翰林院庶吉士,后降为知县,辞官返里,绝意仕途。主讲鄞县蕺山书院和广东端溪书院,读书著述,至老不止。经学、史才、词科三者兼治,为浙东学派的重要代表。说易认为旧史艺文志《周易》类,自传义章句而外,或归之蓍龟家、五行家、天文家、兵家、道家、释家、神仙家,以见其名,虽系于《易》而实非《易》,是旧史卫经之深意。而朱彝尊《经义考》一概取而列于易,所以乱经者莫甚于此,故予以订正,首列《周易乾凿度》等图三十四种,列通说阴阳灾异及占验体例之书四十四种,列汉唐诸人卜筮相占之书一百零九种,列汉唐诸人以三式占验之书四十五种,列律吕家、天文家、兵家、堪舆家、禄命家、医家、相家、占梦家、射覆家、丹灶家数十种,疏其门户异同,以见其不可列于易经。次列道,释二家之书十种,并区别其源流。再列龟书四十七种,附以蓍书蓍法。其易说学殖淹通,文章尔雅,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足以纠《经义考》之舛疏。易著有《读易别录》。曾七校《水经注》,三笺《困学纪闻》。另著有《宋元学案》、》鲒埼亭集》、《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公车征士从录》。

庄存与(1719—1788)

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方耕,号养恬。江苏常州人。乾隆进士。任翰林院编修,迁内阁学士,曾督直隶学政,典试浙江,累官至礼部侍郎。提倡今文经学,但不排斥古文经学,宣扬《春秋》中的“微言大义”,为常州学派创始人之一。论易以孟喜六日七分为经,以马融、班固天宫、地理、律历各书志为纬。其为文,辩而精,醇而肆,旨远而义近,举大而不遗小,能言诸儒所不能言。统论《彖论》、《级传》、《系辞传》之大义。贯串全经不囿于一家之说,义蕴宏深。虽词多枝叶,间涉繁杂,但非空谈者所能及。著有《彖传论》、《彖象论》、《系辞传论》、《八卦观象解》等。

汪宪(1721—1771)

清代易学家。字千波,号鱼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进士。官刑部主事,迁员外郎。博雅好古,有功小学,作诗文必精诣一字,诸经中尤长易经。认为学易目的在于寡过,欲要寡过,唯在知悔,悔存而凶吝渐消,可日趋于吉。故以“存悔”名其易说。所说只解上下经而不解《十翼》,讥自汉以来儒者说易之病,在调停经传。文王作《彖辞》,今不探求于彖而执彖传以解彖,是有孔子之易,无文王之易;周公作爻辞,今不探求于爻而执爻传以解爻,是有孔子之易,而无周公之易。也就是朱熹不可以孔子易这文王易之意。著有《易说存悔》、《说文系传考异》、《振绮堂稿》等,还辑有《振绮堂书》。

钱大昕(1728—1804)

清代著名学者。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苏嘉定(今属上海)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历充乡会试考官,提督广东学政,官至少詹事。博极群书。不专治一经,而无经不通;不专攻一艺,而无艺不习。凡经史文艺、音韵、训诂,历代典章制度、官职、民族、地理、金石以及中西历算之法,莫不晰其是非。诗词也有名于时,被推为“吴中七学”之冠。曾师从惠栋、沈彤。乾隆四十年(1775)主讲钟山、娄东、紫阳等书院。其论《易》先后天之说,认为汉唐以前儒家与方士均未有此说而始自宋初方士,但是后代儒家尊信此说,欲取而凌驾于文王、孔子之上,这是上下颠倒错乱。其论虞翻之卦,认为之卦变是变卦。虞仲翔说《易》,专取旁通与之卦。旁通,如乾与坤、坎与离、艮与兑、震与巽等交相变化即是。之卦则以两爻交易而得一卦。乾坤为诸卦之宗。复之泰、大壮、夬阳息卦,始遁、否、观、剥阴消卦都从乾坤来。而诸卦又生于消息,卦临二之五为屯,观上之初也为屯,临初之上这蒙,观五之二也为蒙,故不从自临,观来之例于屯曰坎二之初,于蒙曰艮三之二。遁二之五为鼎,大壮之初也为鼎;遁初之上革,大壮五之二也为革;于列不当从遁、大壮来。而虞仲翔于鼎说大壮上之初,于革曰遁初之上。其义有失,其说认为鼎就是离二之初;革就是兑三之二。又颐兼取临二之上。又对坎说观上之二,对离说遁初之五,都是自乱其例。其论郑玄爻辰之例说,郑康成初习京房易,又从马季长授费直易,费直有《周易分野》一书,其爻辰之法出自此书。其说多散见于《潜研堂文集》和《十驾斋养新录》中。另著有《二十二史考异》、《元诗纪事》、《潜研堂金石文跋尾》、《恒言录》等三十多种。

刘一明(1734—1821)

道教养生家。号悟玄子,又号素朴散人、被褐散人,山西省曲沃县人。为清代乾、嘉年间西北地区全真道龙门派第十一代主要代表人物,后半生隐居于金城(今属甘肃省兰州市)南栖云山巅。号其洞曰自在窝,在此设坛传教,著书立说。善治《易》,其易学传自广东道士龛谷。善以道家之言解易,尽将丹法寓于《周易》图卦系辞之中,将养生与《周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运用了《河图》、《洛书》、卦象、爻象,系统地阐述了穷理之真、尽性之真、至命之真。认为《易》非卜筮之书,乃穷理、尽性、至命之学。又认为《易》即图、书(即宋人所言之五行数与九宫数),学者欲知卦理,须玩图、书。认为图、书为《易》之根本,《易》为图、书之发挥。注《易》时分伏羲易、文王易、孔子易三部,并以卦画为伏羲易,《十翼》为孔易,卦爻辞为文王,周公所作,即《周易》。易学著作有《易理阐真》(又名《六十四卦与养生》),《三易注略》、《三易读法》、《象言破疑》等。

金榜(1735—1801)

清代经学家,易学家。字蕊中,一字辅之,号檠斋。安徽歙县人。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第一。自小以博学深造为志。官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后任翰林院修撰,旋告假归家,著书自娱。精于文词,以才华著称。从江永学,与戴震友善,治三礼,宗东汉郑康成。经书中不著周官占人之法,而《左传》、《国语》所载者,唯有六爻法。后世凡遇数爻变者皆有占。古今之占法,皆失其传,有感于此,乃作《周易考占》。其说大多的据,为前人所未发。另著有《礼笺》,博采旧闻,摭密撷要,对古代天文、地域、田赋、学校、庙堂、车旗、器服等皆有考证。

邵宝华

清代易学家。字荆献,号纯斋,河南西平人。性恬淡自适,终生不仕,屏绝世务,隐居著书,寿至一百零三岁。精研《周易》,解易时,注释经传极简略,着重说明义理,少涉歇脚数,间引史事以相参证,然多有不切者。且尝论山河大地有八卦之象,论地球形状及日月蚀之故,均与近今西欧学说相冥合,著作颇丰,有《周易引端》、《周易解》、《周易说约》、及《四书余鉴》、《邵注四书》、《自省观人表》等,惟《周易引端》行于世。

吴鼐

清代金匮今属(江苏无锡)人。字大年,号拙庵。乾隆进士。授工部主事。幼嗜学,沉酣六经,于《易》尤深。《易》说诠释文句,颇为简明。认为《文言》分上下而《彖辞》、《象辞》反不分上下;又每卦《彖辞》以卦名割系卦画之下,每爻又于句下截断体例,似都旨,也泥古太甚。认为说《易大传》大衍之数者,自西汉京房以下共十三家,皆出于支离附合,唯独宋末元初石涧老人(即俞琰)之说得其义。故胪列诸家之义,附加驳正,折衷于孔子。谓太极一而已,衍而为奇为阳仪一,衍而为偶为阴仪一,是为太极生两仪。又就阳仪之一衍而为奇,为太阳一;衍而为奇为阳仪一,衍而为偶为阴仪之一,是为太极生两仪。又就阳仪之一衍而为奇,为太阳一;衍而为偶,为少阴二;又就阴仪之上衍而为奇,为少阳三;衍而为偶,为太阴四;是为两仪生四象。又就太阳之上衍而为奇,为乾一,衍而为偶,为兑二;又就少阴之上衍而为奇,为离三,衍而为偶,为震四;又就少阳之上衍而为奇,为巽五,衍而为偶,为坎六;又就太阴之上衍而为奇,为艮七,衍而为偶,为坤八;是为四象生八卦。太极之一乘两仪之一二为四,四象之一二三四乘八卦之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为四十六,合之为大衍之数五十,太极体也不用,故用四十九。其论可备一说。著有《周易大衍辨》、《易象约言》、《三正考》。

王琬

清代渭南(今属陕西)人。积一生之力,研究易学。说易大旨围绕图学,但所说均自出新意,其论来知德列太极图于河图前,所图黑白各半,明是阴阳,不得称为太极。论洛书无关于画卦,《系辞》并举图书,不过顺带而言。论伏羲八卦次序及六十四卦次序,并改邵雍之右阳左阴为左阳右阴,以合于逆数。论伏羲六十四卦方位,既然有圆图,那么方图可以不作。论文王八卦次序,即“帝出乎震”一节,不得当是“乾坤六子”一节,即生蓍之数,观不言天地万物有太极,而言易有太极,可得其旨。论来知德所谓错卦、即横反对卦;所谓综卦,即竖反对卦,不必添立名目。论《周易本义·筮仪》第一变归奇之策,通挂一数,不是五就是九。二三变除去第一变所挂之一而不用,惟于本数策中挂一策,仍复合而通数其奇,因此四八与初之五九不同。来知德认为第一变不通挂一数,所见为是。但认为二三变并不挂一,则少象三一营、只三营而非四营了。惟第一变挂一而归奇,不必通挂一数,二三变即用第一变所挂之一而归奇,也不必通挂一数,这都为不是四就是八,无所谓不是五就是九。其说只以《十翼》兼象辞,爻辞数之,未免于古无考查。其解经也都敷衍成文,很少精义。所注意只在图说。著有《周易集注》、《图说》。

黄元御

清代昌邑(今属山东)人。字坤载,号研农。早为诸生,因庸医误药损其目,于是发愤学医。对《素问》、《灵枢》、《难经》、《伤寒论》、《金匮玉函经》等皆有注释,共数十万言。自命甚高,欲驾出魏晋以来医者。又精研易学,解经颇能沿溯古义。其训释以观象为主,观象以《说卦》为主,而参以荀爽九家之说,也兼用互体。大抵据象以明理,不纠绕飞伏、纳甲之术,也不推演河、洛先天之说,在近人易说中犹可称为学有根据。喜好用己意改古义。并《彖》、《象》传于经,而合《文言》为一篇,此依据郑玄本。改乾卦的次序,使与坤卦以下同,此依据王弼本六十三卦之例。割《系辞》十九卦之说移入《文言》,此据吴澄之说。至于《系辞》全部移改次序,并多所删节,又割取《说卦》以补充,《说卦》更多改正。直至以孔子《十翼》为稿本,笔削其文,另造一经,尤非古法。著《周易悬象》。

茹敦和

清代易学家。字逊来,号三樵。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乾隆进士,官德安县同知。易说精研汉学,源本象数,旁及名物训诂,间涉传会,终有义据。略依汉儒互体、旁通之变、飞伏之法,比辑彖爻词例,证明《说卦》及荀爽、虞翻各家取象所由。违误者,驳正;夺漏者,补缀,共计二百十八事。出象先后,不依八纯卦,亦不据上下经,似以事类为次,敷陈义据。玩辞考象,多主卦变、互体说。贯穿群经,以为证据,不愧为实事求是之学。以取坎、填离为指要,其义实本于《参同契》。取《说卦传》“昔圣人之作易”及《系辞传》“天数三,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大衍之数”、“乾三策”等数节,详细诠释,自为图书,以明河图之数及大衍揲蓍之法。说义互为详略。取异卦同辞者,比物连类,以相证引。于单名孤义,考核尤精。著《周易象考》、《重订周易二闾记》、《周易小义》、《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八卦方位守传》。

孙星衍(1753—1818)

清代经学家、考据学家。字伯渊、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少时诗文即有名,袁枚夸其为“天下奇才”。乾隆进士。授翰林编修,官至山东督粮道。曾应浙江巡抚阮元之聘主讲于诂经精舍。一生好学,博览群书,对红史、音韵、训诂、诸子百家及金石文字等都有所研究。工篆书,擅诗文,精校勘,勤于著述。易说取李鼎祚《周易集解》合于王弼《周易注》。又采集马融、郑康成诸家之注,及史征《周易口诀义》中古注,附于其后。凡许慎《说文》,陆德明《经典释文》以及晁说文《音训》所引经文异字异音都收入。搜罗丰富,抉择精当。易著有《孙氏周易集解》。伍崇曜赞此书可与孙星衍曾以二十余年之功、集古近各家成就的《尚书古今文注疏》并传。另著有《尔雅广雅训诂韵编》、《仓颉篇》、《金石萃编》、《环宇访碑录》等多种。

张惠言(1761—1802)

清代经学家、著名易学家、文学家。字臬文。江苏武进人。嘉庆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平生治经最重《易》,其易说,海内推为绝学。认为不尽其辞而欲论其是非,犹如以偏言断狱。而汉魏解《易》者惟虞翻之说较为详备,故独宗虞氏,穷探力索,专攻虞说,求其条贯,明其通例,释其疑滞,申其亡阙,表其大旨。被誉为虞氏易专家。认为虞说宗旨,以阴阳消息六爻,发挥旁通,升降上下,归于乾元,用九而天下治,依物取类,贯穿比附,始若琐碎,及其深入解剥,离根散叶,畅茂条理,精深于大道,为后儒所罕及。虞氏最精之义,为八卦消息成六十四卦。以阳出震为复,息兑为临,盈乾为泰,泰反否,括囊成观,终于剥而入坤,复反于震,阳亏于巽,为姤消,艮为遁,虚坤为否,否反泰,复成大壮,决于夬而就乾,复入于巽,为十二消息。以坎离大过,颐小过,中孚为坎离、乾坤之合,以谦导师、同人、比、大有,为体坎离是乾坤是交剥复之消息,屯鼎为将出震之消息,豫小畜,萃大畜,蹇睽为夬,夬中间之消息,蒙革为大过,颐为将姤巽之消息,蛊随益恒为泰反否之消息,旅丰为特变,震巽艮兑为变伏,而不旁通。因其传虞氏易,必然广涉汉易,故其对汉易诸家颇有精研。认为郑玄、荀爽都为费直学,故述两家学说,合为一书。驳郑玄卦爻无变动。称为彖词,认为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相应。驳郑玄爻辰,认为乾、坤六爻,上系二十八宿,依气应罕,称为爻辰。如此则三百八十爻,其象仅十二爻而止。驳荀爽以乾升坤降为消息,认为阳常宜升而不降,阴常宜降而不升,是姤、遁、否之义,大于既济。其义精当。有感于王弼《周易注》行,而古师说废,孔颖达《周易正义》行,而古《周易》书亡,于是辑录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及他书所见,各为《别录》,对诸家之说,研究精细,苦心考证,一一述其源流,辨其异同,断以己意,并时有评赞。认为易纬出于圣门而不可废,而八纬之中,唯有《稽览图》讲六日七分,《通卦验》讲八卦晷气,《乾凿度》讲阴阳清息。此三书存《易》之大义,可以研究。历代《易》图,需加辨正,所辨《易》图有:河图洛书、刘牧太极生两仪、天地数十有五诸图、赵仲全古太极图、参同契纳甲图、皇极经世、读三易备遗、卦变图等,皆授据旧文,悉心研究,一一予以辨正,非肆为攻驳者可比。易著有《周易虞氏义》、《周易虞氏消息》、《虞氏易礼》、《虞氏易候》、《虞氏易言》、《虞氏易事》、《周易郑氏注》、《周易荀氏九家》、《周易郑荀义》、《易义别录》、《易纬别录》、《易纬略义》、《易图条辨》、另著《茗柯文》、《茗柯图》、《读仪礼记》等。

江藩(1761—1830)

清经学家。字子屏,号郑堂、节甫,江苏甘泉(今扬州)人。监生出身,惠栋的再传弟子,师事江声、余萧客,终生未仕。性豪放,遍游齐、晋、燕、赵、闽、粤、江、浙等地。曾主持淮安丽正书院。博览群经,尤熟于史事。将经学分成汉学和宋学两大派,从而使清代经学源流脉动络分明,厘然可考。然治经专汉学,笃信谨守,门户之见特深。说易能谨守其师惠栋之家法,以荀爽、虞翻为主,精训诂,善解经义,能援证古义,发前人所未发。惠栋著《周易述》,未成而卒,仿惠栋《周易述》有体例,著《周易述补》,续成完书。善词赋,曾作《河赋》数千言,一时人争录。著作另有《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隶经文》、《乐县考》、《炳烛室杂文》等。

焦循(1763—1870)

清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字理堂,晚号理堂老人。江苏甘泉(今扬州)人。嘉庆举人。后应礼部试不第,讬足疾不再应试,终身不仕,以教馆授徒为业。建一楼名“雕菰”,读书著述其中。专研经书,博览典籍。于经、史、历算、声韵、训诂之学无所不究,尤深研《易》学。与阮元齐名。出身治《易》世家,自谓“承祖父之学,幼年好易”。(《易通释·自序》)中年研读《易》学更专心致志,常三更不眠,夜以继日。用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为钱大昕、王鸣盛推重。自称发明易经所讲“旁通”“相错”“时行”三义。(见《易图略·自序》)用数理解释《周易》,所疑尽释。更由治《易》方法通释诸经。认为“名主其形,理主其数”,“名起于立法之后,理起于立法之先”。(《加减乘除释·自序》)以先天抽象的/“数”、“理”形式论述哲学问题,将一切事物的变化归之为“理之一”或“数之约”。(《加减乘除释》卷二)虽处于清代乾、嘉盛世,诸儒崇尚汉学,却独能纠正荀爽、虞翻、郑玄诸家之谬,可称豪杰之士。王引之赞其书“一一推求,至精至当,足使株守汉学者爽然自失”。订孔颖达疏《周易正义》之舛漏,援据精确,足以补《周易正义》所不及。《易》至春秋,淆乱于术士之口,认为《左传》所载有谬误,而以比例、旁通之说代替,推而求之《易》义。说《易》虽自成一家,然也有不当之处,如驳荀爽、虞翻“卦变”之说,而以“少则一卦五六变,多则十余变”为说,其谬误更甚。撰有《雕菰楼易学三书》(包括《易章句》,易通释)、《易图略》)、《易余龠录》、《易话》、《注易日记》、《易广记》、《周易补疏》。又精于历算之学,撰《释弧》、《释轮》、〈释椭〉、《加减乘除释》、《天元一样》、《开方释》等书,为当时算学名家李锐、汪莱所叹服。重视地方戏曲,作《曲考》(已佚)、《剧说》、《花部农谭》等加以考察。其著作多收入《焦氏丛书》。

阮元(1764—1849)

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证人。乾隆进士。累官湖广、丙广、云贵总督。道光时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傅。曾在杭州创立诂经精舍,在广州创立学海堂,提倡朴学。淹贯群书,长于考证,自经史小学以及金石诗文,无不精研。于《周易》则据宋士行注疏本,而以唐石经、宋相台本、山井鼎七经考文所引宋本、足利本、钱遵王所校宋单疏本、明钱保孙所校影宋注疏本,以及闽本、汲古阁本,参互校订。取闽本略例,附于十行本,撰《周易校堪记》。由其校堪,而李锐笔述。主编《经籍纂诂》,校刻《十三经注疏》,汇刻《学海堂经解》一千四百卷。另著有《畴人传》、《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研经室集》、《广陵诗事》、《定香亭笔谈》、《小沧浪笔谈》、《石渠随笔》、《两浙金石志》、《山左金石志》等。

李富孙(1764—1843)

清代学者。字既访,一字芗沚,浙江嘉兴人。嘉庆拔贡生。长游四方,曾就正于钱大昕、王昶、孙星衍。深通经术。说《易》兼采惠栋、钱大昕诸家之说,作为佐证。对《易经》异文加以辨解。《易经》之异文甚多,文字因读音不同而异,意义又因文字不同而异。文字有古今,有通假,有时还因传写而致讹,纷坛杂揉,难以理清。故博引旁证,以释经之异文。因李鼎祚辑汉以来三十五家注,成《周易集解》一书,使汉学保存于今,得以见其一二。但诸家之说,未采入者尚多,遗文剩义,间见于《经典释文》、《易》、《书》、《诗》、《三礼》、《春秋》、《尔雅正义疏》及《史记集解》、《后汉书注》、《隋唐书》、《李善文选注》、《初学记》、《北堂书钞》、《太平御览》和唐宋人《易》说等书,李富孙辑录附于《周易集解》之后,用意高而用力勤。李鼎祚荟萃诸家之说,所取者固为精华,不取者也未必为渣滓,其博采广选,可补李鼎祚所不及,但因采摘面广量大,疏漏在所不免。著有《易经异文释》、《周易异文笺》、《李氏易解剩义》。另有《校经颇文稿》、《曝书亭词注》、《愿学斋文钞》、《汉魏六朝墓铭纂例》等。

臧庸(1767—1811)

清代经学家。本名镛堂,字在东,号拜经。江苏武进人。性沉默朴厚,学术精审。师事卢文绍,后入阮元幕,协助阮元汇辑《经籍纂诂》、《十三经注疏校刊记》。马融《周易章句》十卷,王肃《周易注》二十卷,均佚于宋。朱熹《周易本义》每引王肃本,大概依据《经典释文》,也未见原书。臧庸采孔颖达《周易正义》、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等书所引,辑为《马王易义》一卷。书中按语,殊多精核,持论平正,长于校堪。马融易学为郑玄易学先河,此书为研究郑学不可多得。另著有《子夏易传》、《拜经日记》、《拜经文集》、《月令杂说》、《考经考异》、《乐记二十三篇注》、《校郑康成易注》、《诗考异》、《尔雅古注》等。

宋翔凤(1776—1860)

清代经学家。字虞廷,一字于庭。长洲(今属江苏苏州)人。嘉庆举人。授泰州州学正,改安徽旌德县训导,保知县,试吏湖南,用材干见知大府,历任剧邑,以州牧辞职。咸丰加知府衔。生平淹贯群籍,尤长治经,为常州学派的著名学者。其舅庄存与发明《归藏》之说,世多不能明晓,而他说:《归藏》首坤,坤辟亥壬甲之所藏,六壬六甲之占皆本于《归藏》。考证《周易》经文异同,与李富孙《周易异文笺》相出入,但不及李富孙详备,而研究细密在李富孙之上,凡见于《说文》、《音义》及其他书籍的,均一一疏通并阐发论证。著有《周易考异》、《卦气解》、《尚书略说》、《孟子刘注》、《大学古义说》、《小尔雅训纂》、《四书释地辩证》、《尔雅释服》等,其著后编入《浮溪精舍丛书》。

宋咸熙

清代仁和(今属浙江杭州)人。字德辉。宋儒吕祖谦,依《汉书·艺文志》旧次撰《古周易》十二卷、《音训》二卷。《音训》经传文学,以陆德明《经典释文》为主,而以晁说之所释附其后。《音训》一书佚而不传,仅散见于董真卿《周易会通》中。宋咸熙从《周易会通》中采摘《音训》旧文,依据吕祖谦《上经》、《下经》、《彖传》、《象传》、《系辞》、《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十二篇的次序,用《经典释文》之例,辑成《古周易音训》二卷。此书之功有三:(1)复吕祖谦《音训》之旧;(2)晁说之书久佚,借此书可以考见其书并见晁说之所引先儒佚义;(3)《经典释文》得此书可以互堪。

端木国瑚(1773—1873)

清代易学家。字子彝,又字井伯,号鹤田,晚号太鹤山人,浙江青田人。嘉庆举人,道光进士,官内阁中书,曾任归安教谕十余年。尝受业于阮元,得其赏识,入杭州敷文书院就读。《易》学则承自家学。通天下奥理,旁及阴阳术数,尤深于《易》。治易以象数为宗,欲包罗汉、宋、焦、京、陈、邵之学,融合为一。认为《易》之旨尽于《十翼》,《十翼》之作为圣人之情见乎辞,故其说易,皆从情见乎辞。易学著作颇丰,有《易例》一卷,《周易指》三十八卷,《易断辞》一卷,《周易图》五卷,《周易葬说》三卷等,另又有《太鹤山人诗集》十三卷,《文集》四卷。

许桂林(1778—1821)

清代经学家。字同叔,号月南,又号月岚。江苏海州(今连云港)人。嘉庆举人。生平博览群书。主张“说经当以经为主,与经合者为是,与经违者为非。”认为“《易》皆乾所生”。易道有三,一曰造化,二曰学术,三曰治道。故易著中图书、象数、占筮、律历、算术、声音、训诂、心身、性命、人事、治道、无不综贯。对汉学取反对、爻变、互卦、爻辰、纳甲、六日七分、世应、游归之术。对清儒《易说》,博采广引。偶尔亦校堪音读。易著有《易确》。另作《春秋谷梁传时日月书法释例》四卷、《宣西通》、《算牖》、《毛诗后笺》、《春秋三传地名考证》、《味无味斋文集》等。

苏秉国

清代南清河(今属上海崇明)人。字均甫,号蒿坪。易说不信汉学爻辰、卦气,也不信宋河洛、先天,只信朱熹之说。认为王弼、程颐其意似直。以易取象无复,又有所自来,犹如诗文比兴与孟子之譬喻。其论贞悔,认为爻辞在其变,以本爻不变者为贞,变者为悔,有的爻本藏而变宣戒,就是贞吉悔亡,有的宜舍贞从变,就是贞凶,悔亡只有贞吉,贞凶只有悔亡,不兼举。其论大小,认为易以阳为大,以阴为小。《传》所谓“齐大小”,是存于卦中,所以《易》对阴阳刚柔之德,每以“大”“小”二字概括。其论往来,认为凡言往来,都就上下体而言,又推及《彖传》,凡言刚来柔来,刚上刚下,柔上柔下,以及往有功,往得中之类,也如彖词所指之例,绝无他义。至于爻辞言往来只就爻位而言,与彖位不同。其论设卦观象,认为六画之卦上下二体,其象容易穷尽不得不取于互卦,汉人说《易》多用互体,考于《系辞》“杂物撰德”,非其中爻不具备,知非穿凿之说可比。其论《系辞传》,“天一地三”与“易有太极”一节,认为后来河洛、先天之学,都出于此。其实与传不合,都是依经立义,不肯苟为异同。只有论汉易经文互异,依《周易折中》定本,遇可采诸家之说,均载入注中。其说持论尤为有据,词简而义昭,语实则理治。著有《周易通义》。

方申(1787—1840)

清代易学家。本姓申,后与舅父为子,遂从舅姓方,以申为名,字端斋,江苏仪证人。少不治举子业,年逾四十,始应童子试,道光中以经解补县学生。通晓《周易》,尤精虞氏易。易学著作颇丰,有《易学五书》(包括《诸家易象别录》、《虞氏易象汇编》、《卦象集证》、《互体详述》、《卦变举要》五种)。

黄式三(1788—1862)

清代易学家。字薇香。定海(今属浙江省)人。道光间岁贡生。事亲孝,尝应乡试,母暴病卒,驰归恸绝,誓不再赴试。于学不立门户,博综群经,择是而从,惟巩穿凿,中夜自思,怵然不寐。治《易》,言卦辞,一意相承,言爻辞,同者亦一意相承。又释《系辞》,传衰世之意,认为伏羲氏衰而神农作,为易之兴。以此申郑玄、神农重卦之义。先儒注《易》随文曲衍,或彖与爻悖,爻与爻孚,彼此矛盾,卦义难明,此为彖、爻合释不当。同一有它,于比则为正爻,于中孚则为正应;同一中行,于师、泰则为三五,于复、益则为三四,前后矛盾,易例何存?此为同辞合释不当。说见群龙无首,忘乾为首之本义;说龙战血玄黄,昧震为龙为玄黄之由来,管窥天小,全体不明,此这疑义分析来当。不信八卦成列之文,而伏羲六十四卦之图出;不信乾、坤二策当期之日之文,而焦延寿、京房六日七分卦气之说出,术数滋疑,经传益晦,此为通释不当。有鉴以上不当,故著《易释》。是书贯穿经义,辨析是非,一反标谤汉、宋之陋习,推崇其书为囊括古今,亦不无过当。然其书亦间有穿凿附会,自作新奇之语。另著有《论语后案》、《书启幪》、《诗丛说》、《叙说通》、《诗传笺考》、《春秋释》。

朱骏声(1788—1858)

清代经学家、文字训诂学家。字丰芑,号允倩,晚号石隐,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举人,曾主讲于江阴县吴江、荆溪及嵊县萧山书院。道光时官黟县训导,并迁扬州府学教授。少颖异,年四岁,即通四声,后受业于钱大昕门下,博学多通,深研经、小学,尤邃于《易》,且精天算。曾综核汉、宋以来各家之易说,详论其短长,训诂时穷其源,且广引古籍蕴义、历史事实,以证明人事。又对之卦变化、互卦文义相通者,研之尤详。并精研郑玄爻辰,古今占象征验,阴阳术数,又增订卦辞古韵等。易学著作颇丰,有《易郑氏爻辰广义》二卷、《易互卦扈言》一卷,《易章句异同》一卷、《易消息升降图》二卷、《易答记》四卷、《六十四卦经解》(又名《周易汇通》)八卷。另又著有《说文通训定声》、《尚书古注便读》等。

姚配中(1792—1844)

清代经学家。字仲虞,安徽旌德人。博览经史,旁通百家言,尤嗜《易》。善张惠言《虞氏义》,以为汉《易》诸家中,郑氏最优。所以发明郑学,凡郑玄所未备者,取东汉荀爽、虞翻诸家之说卦补之,凡荀爽、虞翻所未及者,则附加案语,申明己意。其所附案语,也本郑玄家法,由卦象以求义理。繁称博引,奥衍宏深,一洗附会穿凿之语。虽推崇郑玄,但不墨守其说,择善而从。用七八九六之义,以与月令之五神、五虫、五音、五味、五祀、五脏及干支十二律相比附,杂引《大戴礼记》、《小戴礼记》、《洪范》、《五行传》、《淮南王书》、《春秋繁露》、《律书》、《纬候说》、《白虎通义》来证明。以卦象说七十二候,依据李所传孟喜之《卦气图》为准,既以四正卦主四时,以六十卦主六日七分,复取八卦用事各四十五日之说,错综而参用,实先王体天穷民之大经,其义一本于卦气,乃汉学之末流,惠栋,张惠言之遗法。著《周易姚氏学》、《周易通论月令》。另有《书学拾遗》、《琴学》、《智果心成颂注》等。

马国翰(1794—1857)

清代学者。字词溪,号竹吾,山东济南人。道光进士,历任陕西石泉、云阳县知县等职。平生辑有多部《易》学著作,如《周易丁氏传》等,均保存在其所著《玉函山房辑佚书·经部易类》中。另又著《玉函山房诗集》、《夏小正诗自注》等。

丁晏(1794—1876)

清经学家,易学家。字俭卿,一字柘堂,号石亭居士。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道光举人。曾在籍办堤工,司赈务,修府城,浚市河。咸丰时曾兴团练,对抗农民起义。后由侍读衔内阁中书。博览典籍,尤精《易》,阮元摄漕督,以汉《易》十五家发策,其条对万余言。说《易》诠释,多采之三国虞翻《易注》、王弼《周易注》,北宋程颐《伊川易传》及南宋朱熹《周易本义》,择善而从,不墨守一家之说。因涉历忧患,于程颐《伊川易传》独有心得,藉经义以为龟鉴。发挥《伊川易传》,多精切之义。善辨群疑,有功于易学,亦有功于训诂。认为“本之训诂,以正其文;求之义理,以衷其解。而训诂则非博考不明,非研究不精,故是正文字未可以识而忽之。”(《周易解诂·自序》)鉴于民好为讼事,故藉经说以著风俗,欲使人人晓悟,停止讼事。通经史,笃好郑玄之学。治经不拘汉宋,认为汉儒正其诂,诂正而义以显;宋儒析其理,理明而诂以精,二者不可偏废。于《诗笺》、《礼注》研讨精深。尤熟《通鉴》,以为禁烟当以民命为重,不当计利;立法当以中国为先,不当扰夷。著有《周易解诂》、《周易述传》、《易经象类》、《周易论卦浅说》、《毛郑诗释》、《诗考补注》、《郑康成年谱》、《尚书余论》等。

李道平

清代安陆(今属湖北)人。字远山。嘉庆恩科举人。论易据惠栋、张惠言之书,发挥虞翻易说,将虞氏隐词奥义,阐发详尽,使读者一览而知其门径。他家之说,也随文注释,句梳字栉。列诸家说易凡例,自卦气至二十四方位,共十条,详其端委,并附以图,尤得易学纲领。认为古人说《易》,言象数而理义在其中;后人说《易》,言义理而因此隐象数。又认为作《易》者,不能离象数而设爻象,说易者就不能外象而空谈性命。称占筮之辞必据古法而断,并引经师之义相证,实超出毛奇龄《春秋占筮书》之上。著有《周易集解纂疏》十卷,附《易筮遗占》一卷。

彭申甫(1807—1887)

清代易学家。字丽崧。湖南长沙人。研究易学二十余年。论易志在兼治玄儒,故全录李鼎祚《周易集解》、王弼《周易注》、韩康伯《周易注》、程颐《伊川易传》、朱熹《周易本义》原文,博采陆德明《经典释文》、孔颖达《周易正义》以及汉、魏、南北朝、隋、唐、宋、元、明诸家易说,清代如惠栋、张惠言、丁叙忠、俞樾等,凡是能陈述阐发这四家之说的,均予辑录,并间下案语,以申己见。上下经每卦首列经文,再列《彖传》、《象传》,《象传》都合大象、小象为一。然后依次为《系辞》(上下)、《文言》、《说序》。附陆德明、李鼎祚、陈抟、程颐、胡一桂、何孟、纳甲,宋儒河洛、先后天诸图以及朱熹筮仪、著蓍策等,并详细辨正。兼收并蓄,广搜远承,包罗弘富,不名一家一术,条理清楚,通说有法。《孟氏章句》久己亡佚,但其有如亲见,实为粗疏。著有《周易解注传义》。

俞樾(1821—1907)

清末学者,著名易学家。字荫甫,号曲园。浙江德清人。道光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官河南学政,后罢归,一意治经。历讲苏州紫阳、上海求志、德清清溪、归安龙湖等书院,晚年主讲杭州诂经精舍三十余年。授徒多人,章炳麟出其门下,为闻名全国之国学大师。学问渊博,对群经、诸子、语言、训诂以及小说、笔记,皆有撰述。尤精于易,易著甚富。其论易之旁通变化,能得其要领。通于他卦谓之“通”,不通于他卦谓之“穷”。穷于他卦,而自变其阴阳不正以为正,谓之“变化”。认为“易有互体。乃古法”。(《周易互体征》)引《左传·庄公二十二年》“陈候之筮,遇观之否曰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之注“自二至四有艮,象艮有山”,以证明在孔子赞《易》之前,已有互体之说。并取《周易》爻象中有关互体者,进行解释。认为朱熹《周易本义》解“帝出乎震”一章,为邵雍八卦,而非伏羲八卦。伏羲八卦方位,尚未有人能确申其理。故探究伏羲八卦方位之理。其阳升阴降之说,颇有条理,但认为此为伏羲之易,而斐文王之易,实为臆断之辞。考证卦气直日,以订正、日说之讹误,推阐六十四卦次第之义蕴。推求易象,触类引申,大旨与焦循之说相出入,而论述详密超过焦循。精通训诂之学,能通过训诂而求义理,不涉穿凿附会之习。因河图、洛书之学久已失传,而汉宋诸儒又分门别户,故予以探寻,以阐发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大义。以邵雍之易虽异于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但也自成一家之言。惟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之相生,《易》言之八卦又生两仪、四象,《易》所未言。其易说以一百之数为太极,又以十二之数为太极,可备治《易》者参考。易著有《易贯》、《艮宦易说》、《玩易篇》、《易旁通变化论》。《周易互体征》、《八卦方位说》、《卦气直日考》、《卦气续考》、《邵易补原》等,有《春在堂全集》共五百余卷。

曾钊(1821—1854)

清代学者。字敏修,号冕士,广东南海人。道光拔贡生,官合浦县教谕,调钦州学正。笃学好古,影写、抄录秘本数万卷,校勘讹字脱文,研求经义。文字考之《说文》,《玉篇》,训诂稽之《方言》、《尔雅》。所校《字林》,得阮元赞许,特命为学海堂学长。鸦片战争时,曾献堵河防守策,并演练团勇。精于《易》,是继张惠言之后研究虞氏易的专家。说易完全以虞氏家法为准。著有《易虞氏易笺》(又名《周易虞氏之笺》),此书补张惠言之疏漏,其驳正张惠言之义,尤为审密。然也有失误不当之处。另著《诗毛郑异同辨》、《周礼注疏小笺》等。

凌堃

清易学家。字仲讷,自号铁箫子。乌程(今浙江吴兴县)人。幼不得于后母,亡走山西。遍习壬道、轨革、阴阳诸家言,又善易筋经术,以武侠称。道光中举顺天乡试,请业于阮元,始治经。晚授金华教谕,死洪扬之难。说易以汉学为本,兼综自唐李鼎祚以上,以明古法,明文字训诂之原,以发古义,以得古象。对唐以后之说,亦择善而用。诠释乾姤、同人、履四卦,每卦分六十四卦,大抵拟汉人焦延寿所撰《易林》。著有《周易翼学》、《凌氏易林》、《尚书述》、《春秋理辨》。

何秋涛(1824—1862)

清代学者。字愿船,福建光泽人。道光进士,授刑部主事。曾代保定莲池书院院长。喜治经、史、小学。其说易揉合近人驳郑玄爻辰之说,设为十难,而自为解答。认为爻辰之义,必有所受。今所见者,因有残缺,本非郑玄之全书,其是非已难全知。不得以讹缺弃置。著有《周易爻辰申郑义》、《校正元圣武征录》、《北缴汇编》等。

黄以周(1827—1898)

清学者,易涫家。字元同,号傲季。定海(今属浙江省)人。式三子,同治举人。官分水训导,事亲孝。光绪间主讲南菁书院十五年,晚选处州教授,以特荐授内阁中书,承其父式之学,尤邃《易》、《礼》,治《易》广搜古注,互证得失,务求其是,“然学必求古,而古亦未必尽是,亦惟择是而从”。(《周易故训订上经·自序》)故其说易不分汉、宋,不偏主义理与象数。杂采古义,而以己意折衷之。审定文字,以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李鼎祚《周易集解》为据,详列异同而不改动。集录自汉至清诸儒不下七十人,皆节取其解说经传之通义、阐明文字之训辞,又广采东汉许慎《说文》、刘熙《释名》、三国张揖《广雅》诸书,以为佐证。择善而从,实事求是。其注兼采《子夏传》、马融、郑玄、荀爽、宋衷、虞翻九家,黄显、干宝、蜀才、卢氏诸家之说,以简为要。疏则杂引汉儒、宋儒之言,以辨析为职,并以疏旁通诸例以明取象所由,而汉儒以卦气、爻辰、纳甲、世应、飞伏,宋儒以先天、太极、河洛书数及宋、元、明人之推明陈抟、邵雍、清人之敷陈诠释孟喜、京房等皆所不用。著有《周易故训订上经》、《周易注疏剩本》。又撰《礼书通故》百卷,精深博大,俞樾称其精核。又有《子思子辑解》,《经训比义》、《古义世本》、《黄帝内经集注》及《儆季杂著》。

唐宗海(1846—1897)

晚清医学家。字容川,四川彭县人。平素好学,名闻三蜀。光绪己丑年举进士,中年嗜好医学,寝馈不辍,治学主张“好古而不迷古人,博学而能取长舍短”。善于将易学、中医学、西方医学融于一炉,运用易学和西方医学解释中医理论,强调医易相通,并企图实现“中西汇通”,晚年着重于医易学研究,认为易是医之源,医为易之绪,重视《周易》“交易”和人身八卦理论,所著《医易通说》二卷是论述医易关系的专著。还著有《中西汇通医书五种》,其中《血证论》,以阴阳水火论气血,对血证的认识和诊治颇具特色,影响亦大。

皮锡瑞(1850—1908)

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光绪举人。景仰西汉今文学大师伏生,署所居名“师伏堂”,学者称师伏先生。曾主湖南桂阳州龙潭书院、江西南昌经训书院讲席。说经笃守家法,词章必宗家教。中日甲午战争后,极言变法图强。光绪二十四年(1898)春,任湖南南学会会长,主讲学术,宣扬保种保教,纵谈爱国维新。戊戌政变后,为顽固派弹劾,革去举人,逐回原籍,遂杜门著述。晚年讲学湘垣。博贯群经,今文经学造诣很深,为晚清经学大家之一。为使学者窥见治经之门径,对三易名义、画卦重卦、文周系辞,孔子作传、汉宋家法、古今宗派,皆能考其流别,辨其得失,断以己意,示学者以治易之术。大旨以汉初易说皆主义理,以施雠、孟喜、梁丘贺章句之学为正传;焦延寿、京房之阴阳灾变,则为《易》外别传;即孟喜之卦气,郑玄之爻辰,亦属别传。虞翻自言五世传孟喜易,引《参同契》日月为易以明坎离之用。又言梦道士饮以三爻,则其学杂出道家,不为典要。且汉儒言六十四卦直日用事,何以震、离、坎、兑四卦不在其内?乾、坤为诸卦之宗,何以与诸卦并列?宋自陈抟、邵雍以来,图书之说,盛行一世。朱熹虽依违其间,而《周易本义》之九图及《易学启蒙》所载,杂出自其门人,非为定论。俞琰明言图书为丹家之书,养生之著,彼已自认不讳。今儒乃据以说《易》,此可谓大惑。是故魏王辅嗣,有摧陷廓清之功;北宋程伊川,有卓然不惑不识;而且《伊川易传》不杂以老庄玄言,说理尤为精切,又胜于王辅嗣。于清儒易学,独举张惠言、焦循二家,以为治易之法。凡论经传缘起,时有愚诬之谈,评汉宋学术,颇多持平之论,不以彼害此。著有《易经通论》、《五经通论》、《经学历史》、《师伏堂丛书》、《师伏堂笔记》、《师伏堂日记》等。


文中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

更多易学信息,请关注“人生果”公众号


点击此处下载人生果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