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易学人物(四)
文章来源:网络
四、三国两晋南北朝
虞翻(146—233)
三国经学家,学仲翔,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人。少而好学,有大志。初为太守五郎功曹,孙策起兵,署为功曹,以屡建良策而深受倚重。策死,追随孙权,为骑都尉,因数犯颜谏争,触怒孙权,坐徙丹阳泾县(今属安徽),后又徙交州,虽处罪放,而讲学不倦,门徒常数百人。精于易学,曾得家传西汉今文孟氏《易》,而将八卦与天干五行、方位相配合,推论象数。据传他曾以所作《易注》示于孔融,融览后称道:“乃知东南之美,非徒会稽之竹箭也。”视虞注为“观象云物,察应寒温,原其祸福,与神合契,可谓探赜穷通者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虞翻易学,可说是汉易中以象数解易的代表,发挥了荀爽的刚柔升降说,将卦气说引向卦变说,以卦变说解释《周易》经传,从而取代了京房易学和《易卦》中的阴阳灾变说。谓卦变即是一卦中的阴阳爻象互易其位,其卦变说,蕴藏着一种理论思维,即以对立面的推移和转化,特别是以阴阳二爻互易及其地位的转化为变易的基本法则。主要内容是:(1)将乾坤父母卦变为六子卦;(2)将十二消息卦变为杂卦。依其卦变说,他对《周易》的经传作了种种解释,他的卦变说,就占筮体例说,从某一卦引出另一卦,两卦合在一起,解释《周易》经传。卦变说还认为某卦中的两爻互易便成为另一卦,还以卦变说来推测人事吉凶。解易时除卦变说外,还提出旁通说。所谓“旁通”,即一卦转化为其对立的卦,六爻皆相反,如乾和坤、坎和离、中孚和小过等,即为旁通之卦,并据此解释《周易》的经传文。不过,虞翻的讲卦变,诘旁通,均是使一卦变为两卦以上的卦,然后再以互体说、取象训解释《周易》的经传文句。取象说也是虞翻易学的重要方面,讲互体,也是以物象解易。为贯彻取象说,他还提出了半象说。所谓“半象说”,是说取卦象的一种补充。通过其卦变说、旁通说、互体说、取象说、半象说,虞翻易学将汉易引向了极其复杂的解易之路。后世将郑玄、荀爽、虞翻并称为《易》学三家。著有《易注》九卷,已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曾采录,清黄奭《汉学堂丛书》、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亦有辑录,清惠栋《易汉学》、皮锡瑞《易经通论·论郑、荀、虞三家之义》对虞《易》说均有所阐发。清张惠言辑有《周易虞氏义》九卷、《周易虞氏消息》二卷、《虞氏易言》二卷、《虞氏易学》二卷,清纪磊撰有《虞氏易义补注》二卷,清李锐撰有《周易虞氏略例》一卷。
王朗(?— 228)
三国时魏国大臣。字景兴,谥号成,东海郯(今山东郯城北)人。汉献帝时曾任会稽太守,后为曹操征为谏议大夫,历任文帝、明帝、官至司空、司徒。曾被封为安陵亭候、乐平乡候,后又进封为兰陵候。高才博雅,通经能文,擅长奏疏。精研《周易》,其易学源于孟喜、京房、郑玄、虞翻,解易时多本象数以阐易理,上继汉儒之明象,下开何晏、王弼之明理。著作有《易传》和《春秋传》、〈考经传〉、〈周官传〉等,原有集,多已散佚。
诸葛亮(181—234)
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字孔明,谥曰忠武,琅琊阳都(今山东济南南)人。东汉末,隐居隆中,自比管仲、乐毅,留心世事,被称为“卧龙“。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草庐始从之。后为刘备筹划占据荆(今湖南、湖北)、益(今四川)两州,联合孙权,对抗曹操的计算,终使刘备建立蜀汉政权。曹丕代汉,刘备称帝于成都,以其为丞相,备死,则辅佐后主刘禅,被封为武乡候。领益州牧。足智多谋,通晓兵法,据传其知晓黄帝所作之兵家八阵法,并根据伏羲八卦(六十四卦)和古代的兵法推演成八阵图。其军事思想、为将之道、用兵之计等,亦多与〈易经〉相通。著作有〈诸葛亮集〉。
陆绩(187—219)
三国吴学者,天文学家,字公纪,吴郡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仕吴,官至郁林太守。幼笃于《诗》、《书》,长玩于《易》、《礼》,研习经籍,博学多识。精通《周易》,曾为《京氏易传》作注,注文不拘一家之说,从孟喜、荀爽、虞翻、郑玄、子夏等易家中择善而从,并将易学应用于星历算数之学。在言天体时,力主浑天之义,反对盖天之说,曾始推浑天意,作《浑天图》,造浑象,其形如鸟卵。著作有《周易注》、《太玄经注》、《浑天仪说》等,今多亡佚,明姚土遴辑有《陆氏易解》一卷,共一百五十条。
王肃(195—256)
三国魏经学大师,古文经学派的集大成者,义理派王弼易学的先导。字子雍,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南)人。官至中领军加散骑常侍。年十八,从宋衷解读《太玄》,善贾逵、马融之学,遍注群经,不分今文、古文,对各家经义加以综合,和郑玄学派对立,称为“王学”。曾依据其父王朗所作〈易传〉,撰成〈周易注〉。其易学继承了费氏易的传统,注重义理,略于象数,文字力求简明。以〈易传〉中的观点解释〈周易〉的经传,抛开了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尤其是排斥今文经学派和〈易纬〉解易的学风,不讲互体、卦气、卦变、纳甲等。这种解易的风气,在当时影响很大,其解易,亦主取义说,但并不排斥取象,不过他的取象,不同于汉易中的取象说,只限于本卦上下二体,并以传文中的取象说进行解释。在八卦起源问题上,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著作有〈周易注〉,宋时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王氏音〉一卷,附于〈续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存目中,清黄奭辑有《王肃易注》,臧庸辑有《马王易义》一卷。此外,又曾伪造《孔子家语》,作为其反郑论著《圣证论》的论据。均已佚。
荀凯(yi)(204—274)
魏晋之际著名学者、易学家。字景倩,谥曰康,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子。仕魏,累官侍中。因功封万岁亭候,迁尚书仆射。后又改封临淮候。入晋,进爵为公,官至侍中太尉,性至孝,博学洽闻。对《周易》有很深的研究,曾驳难钟会的《易无互体论》。其解易,主象数学派,又曾与阮籍等共撰《魏书》,还与何晏等共撰《论语集解》。明晓三礼及朝廷大义,曾受诏与羊祜、庾峻等人删定礼仪,撰定《晋礼》,后又受诏定乐,未竟而卒。事具《晋书·荀凯传》
荀辉
三国魏学者,象数学派易学家。颍川颍阳(今河南许昌)人。官至散骑常侍。通晓易学,继承了荀爽易学的传统,讲互体、卦气、卦变等,曾与王弼、钟会辩论《易》、《老》。著作有《易义》(或称《周易注》)。
管辂(208—256)
三国魏术数名家。字公明,平原(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人。曾任清河太守华表文学掾,冀州刺史,少府丞等职。明晓《周易》,尤善卜筮。八九岁时便喜仰视星辰,及成人,风角、占相之道,无不精通,分蓍下卦,用思精妙。继承了汉易中神秘主义传统,以《周易》为占筮之术。曾与何晏等人研讨易道,其解易是以卦爻象和阴阳之数占算时日吉凶和鬼怪灾异之事,在对《周易》卦爻辞的理解上,主取象说,并且反对玄学家以老庄观点解易。讲易道,则很少引卦爻辞,反对以义理解易。认为《周易》的纲要是天地、日月、阴阳及其变化,而这些皆具备于卦爻象之中,依其象数即可推测幽暗之事,断定未来的变化。又认为生死同出于太极,循环不已,故圣人不以死亡之事为忧惧,依占筮可以推测其意,认为生死鬼魂都受阴阳之数的支配,推阴阳之数,即可知死后之事,从而宣扬了有鬼论。又认为阴阳之数乃神妙之物,只可心会,不能言传。事具《三国志·管辂传》。
荀融
三国魏学者,象数派易学家,字伯雅,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约与王弼同时,官至洛阳令,参大将军事。通晓易学,其易学继承了荀爽易学的传统,讲互体、卦气、卦变等,曾经与王弼,钟会辩论《易》、《老》,并著有驳难王弼答问中略知。他主张圣人应“从情从理”,此与何晏的“圣人无喜怒哀乐”之论略同。
荀粲(209—238)
三国魏玄学家。字奉倩,三国魏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荀彧之子,荀凯(yi)之弟。荀粲诸兄如荀凯(yi)等皆以儒术论议,而粲独好道家之说,善言名理,认为性与天道,圣人微言,不可得而闻见。受玄学派解易的影响,他提出言不尽意说,并围绕《系辞》,就言意关系与欧阳建展开辩论。他以圣人之书为糟粕,认为典籍所记的圣人言论,不能尽圣人之意,故为古人之糟粕。对《易传·系辞》所说的“圣人立象以尽意”的说法,也提出了异议,认为“象外之意,系表之言”,易理精微奥妙,非图像及词语所能表达。取老庄义,解释《系辞》,不直接否认《系辞》文意,而是把它局限于象、言之内的事物,即具体的事物。与何晏一致认为事物具有物象和义理两个方面。其物象可以用语言来表达,其义理超乎物象之上,则不能用语言来说明。总之,认为《周易》深奥的义理,不可言说。此种言不尽意的理论思维将物象与义理对立起来,在二者之间划了一道鸿沟。并且把语言的作用局限于指述物象,从而否认了语言和概念可以反映事物的本质,否定了象和言的工具作用。事具《晋书·荀粲》。
阮藉(210—263)
三国魏玄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陈留尉氏(今河南开封)人。际瑀之子。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善啸能琴,旷达不羁,蔑视礼教,曾以“白眼”看待“礼俗之士”,后期则变得“口不臧否人物”,常以醉酒自保。通过论述《易》的产生、性质与社会作用诸问题,折衷儒道,主张“名教”与“自然”结合。依据《序卦》对六十四卦卦名的解释,讲儒家的政治哲学,并杂以道家的自然无为说。认为《周易》是讲变化的典籍,是所谓“往古之变经”,是圣王明君用来观察事物的变化,从而立政施教的教科书。并依据这一原则,解释了六十四卦的卦序,把六十四卦看成是君主应时当务的依据。在卦序说中,吸收了汉代卦气说盛衰消长的因素,抛弃了天人感应的成分,解释了人类社会历史治乱兴衰的过程。曾从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解释六十四卦的卦义,论述善恶和吉凶、天道和人德的关系。认为六十四卦的卦义和顺序同天地万物的秩序相一致。圣人以《周易》为准则,建立社会秩序,确定阳尊阴卑、男刚女柔的分位,使人们遵守,存亡得失安危皆在于是否顺从尊卑之制,阴阳之序。他对各卦的解释,主要紧采用取义说,有时也吸取了汉易中的八卦方位说和五行休王说。解释太极,大旨以老子之道注解,他所说的道或太极,是指天地至大无外故能包容一切的德行,而非居于天地之先的实体。在哲学上,把自然、天地、万物的发生变化,都看成是客体存在,主张把自然和封建名教相结合,以达到“在上而不凌乎下,处卑而不犯乎贵”的境界。诗文表现出嗟生忧时、苦闷彷徨的心情,对现实亦多讥讽,独具风格,后人称为“正始之音”。著作有《通易论》(即《周易通论》)、《通老论》、《达庄论》、《大人先生传》、《咏怀诗》等,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阮嗣宗集》四卷。
何晏(?—249)
三国时玄学家,魏晋玄学的主要创始才之一。字平叔,魏南阳宛(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大将军何进之孙。曾随母在曹操收养。少即以才秀知名,娶魏公主,累官至侍中尚书,后因依附曹爽而为司马懿所杀。精通易学,曾与王弼、管辂等易学家论易,解易近于费氏易的传统,以义理为主。好老、庄之言,善言名理,崇尚清淡,和夏候玄、王弼等倡导玄学,且援老入儒,将儒家圣人的孔子改造成玄学的创始人。对儒家经典的解释,亦渗入了道家的观念,这种倾向对将两汉易学转向以老庄、玄学解易影响很大。亦能诗赋。曾著有《周易》注解,已佚。另著有《道德论》、《无名论》《无为论》和《论语集解》今传著作唯有《论语集解》。
钟会(225—264)
三国魏名士,玄学家。字士季,颍川长杜(今河南长葛东北)人。精于名理,博学多才,为司马昭重要谋士,累官至司徒,后因谋叛被杀。精研易学,其易学见解同于王弼,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尝论易无互体,并据此与荀融相辩论。易学著作有《易无互体论》,已佚。此外,又著有《道论》、《老子注》等,均佚。《道藏》中辑有其《老子注》部分佚文,明人辑有《钟司徒集》。
王弼(226—249)
三国魏玄学家,以老庄玄学解易的创始人,魏晋易学义理学派代表。字辅嗣,魏国山阳(今河南焦作市东)人。官至尚书郎。少年即享高名,好论儒道,辞才逸辩,与何晏、夏候玄等同开玄学清淡风气,世称“正始”之音。其学不仅影响魏晋之世,对后世亦影响深远。其易学源自费直,主张注《易》时须注重阐明《周易》所包含的义理,摒弃汉儒实异说,谶纬说,恢复先秦儒家说《易》的本旨,从而开创后世以义理说《易》的先河。其易学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古文经学派解易风气的阐发;二是以玄学观点即老庄哲学观点解释《周易》是以玄学观点即老庄哲学观点解释《周易》中的卦爻辞。其易学特点为:(1)取义说。对八卦、六十四卦及其卦爻辞的解释主取义说或卦德说。世传“王弼扫象”以卦义为第一位,批评汉易中的取象说,提出了得意忘象的玄学理论,认为只有取义说才能解道卦爻象和卦爻辞之间的联系。重视《周易》经传文中轴象的原则,阐发了《系辞》所说“其称名也小,其取类也大”、“其事肆而隐”等观点,认为抽象的德性可概括具体物象,但不能被卦爻辞中讲的具体物象所迷惑,则丢掉其抽象的原则,表现了其易学的理性主义倾向,导出了忘象求义的理论。(2)一爻为主说,即全卦的意义主要由其中一爻之义所决定。认为直接同卦辞相联系的一爻、居中位之爻(即二五爻)、一卦之中阴阳爻象最少之爻,均是该卦的主体,并由对一爻为主的解释最终引出一以统众和其贵无论的玄学理论。(3)爻变说。认为爻象的变化,无一成不变的形式,爻义的变化,亦无既定的公式。在对《周易》的注解中,不仅主取义说,亦取爻象往来说,甚至还吸收了荀爽的乾升坤降说,用来说明爻的性质在于变通。认为爻义的变化,复杂多端,神妙莫测,卦体与爻义虽相合,有时又相反;卦中的刚柔二爻,虽然相异,有时又相通;刚柔二爻,既相吸引,又相排斥。而人类和行动应以爻变为指南。(4)适时说。认为爻义变动不居,难以推度的原因是由于其所处时机不同,因而其吉凶之义亦不一样,并以此说来摆脱汉易象数学中经互体、卦气、取象等论吉凶的框框。(5)辨位说。在《周易略例》的《辨位》一文中,提出了初上不论位说,认为阴阳爻位,只限于二四和三五,前者为阴位,后者为阳位,而不及初上。对《周易》体例的论述,排斥了汉易中的占候之术,把《周易》看成是讲政治哲学的教科书,排斥汉易中烦琐的象数之学,开易学研究的新风气。但由于保留了爻位说,故其对《周易》所作的义理解释,同样也有烦琐哲学的弊病。王弼玄学的基本命题是“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晋书·王弼传》),他以玄学观点解易,内容为:(1)自然无为。把自然无为看成是高贵的品德,这正是门阀土族的政治哲学在易学中的表现。(2)乾坤用形。以乾为健,以坤为顺,进而以乾健坤顺为天地之德行,将乾坤二元看成是天地万物即自然界的宗主。(3)动息则静。主张动起于静,动复归于静,把静止看成是绝对的。(4)得意忘象。认为象是表现意的。乃义之所生,故得意之后,自然可忘掉象。(5)释大衍义。以太极为世界本原,并将太极观念玄学化,视其为虚无实体。反对《易纬》中的有神论和汉易中以太极为原初物质的观点。这种探讨事物抽象原则的学风,对宋明易学哲学中唯心主义流派有深刻影响。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和《周易略例》,前者是对《易经》和《易传》中的《文言》、《彖辞》〈象辞〉等所作的解释,后者是谈〈周易〉的体例。此外,尚著有〈老子注〉、〈老子指略〉等。
姚信
三国著名学者。字元直,一字德祐,吴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官吴太常卿,精通天文易数之学。习孟喜之易学,注《易》多与虞番相合,言乾坤致用,卦变旁通,九六上下,则与虞番注若应规矩,曾用阴阳五行的性质评论人物才性。又认为八卦为伏羲所作。天文学方面,提出“昕天论”,对地球与太阳运行的规律,节气和温度的变化,昼夜的长短等都有论述。曾著《易注》十卷,已佚。清马国翰辑为《周易姚氏注》一卷,另著有《七纬》、《昕天论》。
向秀(227?—272)
魏晋之际玄学家,文学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子期,河内怀(仿河南武陟西南)人。早年淡于仕途,有隐居之意,为避祸,不得已而出仕,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但任官不理政事,寄迹而已。精通《周易》,吸取了古文经学派解易的学风,解易时注重义理,文字力求简明,以《易传》中的观点注解《周易》经传。崇尚老庄学说,曾为《庄子》作注,后由郭象“述而广之”,别成一书。哲学上主张以无为本,自然与名教统一,合儒道为一。文学擅长诗赋。其易学著作有《周易注》,已佚。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辑有部分佚文,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向氏义》一卷,清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向秀周易义》一卷。另有《庄子注》(与郭象合作),《难养生论》和《恩伯赋》等。
范长生(?—318)
亦名蜀才,西晋道士。一名延久,又名九重(或称六重),或名文(一作友),字元。东晋列国时,浩陵丹兴(今四川黔江)人。居于西山(青城山),为其地天师道首领,拥有部曲千余家。李特、李雄领导农民起义时,曾资助粮草,李雄称成都王,任他为丞相,尊为范贤,后李雄称帝,封他为西山候,并尊其为天地太师。曾致力于《周易》研究,本习费氏之易,故升降之义,依荀爽,而是不用虞翻之卦变,训诂则依郑玄。著作有《蜀才易注》,今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蜀才注》一卷。蜀才 即范长生。(唐李鼎祚《周易集解》,清孙星衍《周易集解》均称蜀才)
黄颖
晋代南海(今属广东)人。曾任广州儒林从事。精通《周易》,习孟氏之学,尝著〈周易注〉十卷,久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隋书·经籍志〉均有其佚文著录,清马国翰〈班幽山房辑佚书〉辑有〈易黄氏注〉一卷。
王yi(274—322)
西晋音韵学家,书画家。字世将,卒赠侍中骠骑将军,谥曰康候。能文多艺,画、乐、射、棋,以至杂技等无一不善,书画人称晋室第一。元帝时,官至荆州太史。精研《周易》,著有《易注》,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周易王氏注》一卷。
郭璞(276—324)
西晋末东晋初著名学者、文学家、术数名家。字景纯,死后追赠弘农太守,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元帝时,历任著作佐郎,尚书郎,曾奉命与著作郎王隐共撰《晋史》。明帝时,王敦征召为记室参军,因以占卜大凶,劝阻王敦起兵谋反而被杀。喜好经术,博学多才,好古文奇字,擅长词赋。深研易理,并精通天文历算,五行卜筮之术。据传其曾从河东精于卜筮者郭公受青囊中书九卷,而洞悉五行、天文、卜筮之术,所占多验,尤善安墓卜宅,禳灾转祸,通致无方。著作有记载筮验事的《洞林》,另有《新林》、《卜韵》、《玉管定真经》及《尔雅注》、《方言注》、《山海经》、《穆天子传注》、《楚辞注》、《江赋》等数十万言,旧题郭璞所撰《葬书》,疑为他人伪托。著作原有之集已佚,今传《郭弘农集》系明人所辑。
庾阐
东晋初期学者、易学家。安仲初,谥曰贞,颍川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人。曾任司空、参军,官至零陵太守,给事中。并因功赐吉阳县男。博学,并工诗赋铭颂。精通《周易》,认为象数和龟不是神妙之道所凭借的工具或影迹,亦非神明之所在。更不能以此为神妙之道。引证王弼的筌鱼之喻,主张得妙在忘象,神穷而废蓍。并将此观点推广到美术领域,认为画像不足以传神。其易学著作有《蓍龟论》,见于《艺文类聚》中。又撰《杨都赋》为世所重。
干宝(286—336?)
东晋史学家、经学家,象数学派易学家。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新蔡)人。博学多才,元帝时以才器召为著作郎,领修国史,后又任山阴令,散骑常侍等职。性好阴阳术数、精通《周易》。其易学虽吸收了义理学派的一些观点,但解易的总倾向是继承京房以来汉易的传统,吸取了八宫说、纳甲说、卦气说、互体说、五行说、八卦休王说,反对以老庄玄学观点解易,认为玄学派的易学是虚诞之言,并批评了王弼的太极说。其易学虽在理论上并无新的建树,但对玄学派易学却是一大威胁。易学著作颇丰,有《周易注》十卷,《周易问难》二卷,《周易元品论》二卷,今皆散佚。明姚士遴辑有《干常侍易解》三卷,孙堂《汉魏二十一家易注》辑有《干宝周易注》一卷。清张惠言《易义别录》亦有辑录,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有辑本。此外,尚著有《晋纪》、《搜神记》,其中《搜神记》为魏晋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可惜南宋时已佚,今本系明人所辑。
孙盛(302—373)
东晋儒家学者,历史学家和无神论者。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累官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博学多闻,善言名理,与殷浩共擅名一时。精研《周易》,曾与殷浩、刘炎就关于易象妙于见形问题展开过大辨论。其易学一方面拥护汉易的传统,坚决反对易老合一,使《周易》的研究从老庄玄学中解脱出来,另一方面又反对管辂一派的占术,在魏晋易学史上有一定影响。论易时,不排斥取象说和卦气说,认为卦爻象的变化,体现了事物的变化,而事物的变化,皆效法卦爻象的变化,二者一致。他认为《周易》所讲的变化之道和阴阳不测之神,存于卦爻象和所取的物象之中,而卦爻象是有形的,穷神知化不能脱离有形之物。反对脱离形器和事迹,追求抽象之道,反对以卦气说讲占筮之术,推测人事吉凶。认为卦象是来自于对天地万物的摹写,事物的变化表现在六爻之中,观察卦爻象即可知吉凶之理,无需占筮。他既认为易象妙于见形,又驳斥了以《周易》为术数的迷信。并认为夏禹重八而演为六十四卦。反对生死轮回、灵魂不死、善恶报应等宗教迷信,同时又驳斥了佛教的神灭论思想。一生著作甚多,有《易象妙于见形论》、《老聃非大圣论》、《老子疑问反讯》、《魏氏春秋》和《晋阳秋》等。
韩康伯(332—380)
东晋玄学家,易学家。名伯,字康伯,以字行。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东)人。殷浩外甥。幼颖悟,及长,“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晋书·韩伯传》)仕至吏部尚书,领军将军,改太常,未拜而卒。精研《周易》,魏尚书郎王弼注《周易》时只注了《易经》和《易传》中的《文言》、《彖辞》、《象辞》,其余的《系辞》、《说卦》、《序卦》、《杂卦》等部分则由韩康伯作注,韩注与王注并传于世。其易学受王朗、王肃父子之易注和王弼之易注影响最大。发展了王弼易学,进一步排斥汉易中的象数之学,将《周易》的体例抽象化,追求象数背后的东西,以无形之理为《周易》的根本,认为易之理不仅是形而上学的,而且是超经验的。从义理的角度说明《周易》的原理,进而将易理玄学化,使《周易》成为“三玄”(即《老子》、《庄子》和《周易》)之一。他又以义理解释《易传》中的范畴、概念,力图摆脱古代的占筮迷信和汉代的占候之术,反映了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政治观。认为天地万物起源于“无”,变化之道是无为而自然,“不为”、“不劳”即是道(无),体现了老子自然主义的天道观。认为政治禁忌太多,则使百姓手足不知所措,法令森严,则使人民动弹不得,故主张自然远之政。从取义说出发阐发《周易》的性质,认为八卦和六十四卦以及卦义辞具备天下之理。《周易》乃明理之书,《周易》一书是“托象以明义”,人们应在事象的背后探求其主理,这同汉易中从象数的角度理解《周易》的法则不同,鲜明地表现了义理派易学的特色。强调乾坤两卦为《周易》的根本,把乾,刚坤柔视为居于事物背后从而支配事物生成和变化的原理。认为《周易》是明理的典籍。继承王弼以玄解易传统,揉合易老,利用易学中的范畴、命题,宣扬老庄玄学。认为卦象和事物都是以一为宗,“一”虽为简约,却可存博,兼众。把卦爻的变化以及事物变化的原因称之为“神”,阴阳不测之神和神秘万物之神同变化一样神秘莫测。注解《周易·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认为“一阴一阳”并非又阴又阳,而是既无阴,亦无阳,此即为“道”。其易学思想对宋明时期易学中的义理学派影响很大。著作有〈周易系辞注〉,现在流传的〈十三经注疏〉中的王、韩合注唐孔颖达作疏〈周易正义〉十卷,其中前七卷为王弼注,后三卷为韩康伯注。另又著〈辨谦论〉等。韩伯 见“韩康伯”条。
张璠(fan)
东晋易学家。安定(今属甘肃泾川北)人。曾任秘书郎、参著作郎。通晓易学,曾集钟会、向秀等二十二家之说,且以向秀为本,撰成荟萃诸家学说以成一书的创始之作《周易集解》。其易学与王弼同出一源,黜象数而专主义理,故所采辑者,马、郑、荀、虞之说一字不登。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所辑《周易向氏义》、《周易统略》(邹湛撰)、《周易卦序论》(杨又撰)、《周易张氏易》(张轨撰)等,均撰自《周易集解》。原书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易张氏集解》一卷。
徐邈(344—397)
东晋儒学家。字仙民,原籍东莞姑幕(今山东诸城西北),西晋末年,其祖父携家南渡,以此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勤行励学,博涉经史。孝武帝时,受谢安举荐,任中书舍人,曾授太子儒学经典,于朝典礼制亦多有建议。撰《五经音训》,学者宗之。通晓《周易》,释《易》音时,兼释《易》之经义,曾撰《周易音》(即《周易徐氏音》)一卷,唐时已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中曾引用其音百余条。此外,还著有颇受当时学者重视的《谷梁传注》等。
崔浩(?—450)
北朝北魏经学家、史学家,天文学家。小名桃简,字伯渊,清河东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累官至司徒,为北方土族之首,与北魏鲜卑贵族发生矛盾,终以修史暴露“国恶”之罪被杀,其宗族与亲戚亦均遭灭门之祸。少好学,精通经学、史学、文学及天文历学。奉旨作《周易注》,并注《急就章》、《孝经》、《论语》、《诗经》、《尚书》、《礼记》等典籍。另与弟崔览等合作完成《国史》,又曾制定《五寅元历》。
褚仲都
南北朝时南朝宋易学家。钱塘(今属浙江)人。曾任梁五经博士。精通《周易》。然不作易音讲疏,且辞尚虚诞。曾作《周易讲疏》十六卷,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褚仲都周易讲疏》一卷。
刘瓛(huan)(434-489)
南朝齐经学家。字子耦,小字阿称,谥曰贞简先生,齐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刘炎六世孙。性至孝,曾任彭城郡丞。博通五经,聚秆教授,弟子著名者有范缜、何胤等人。精通《周易》,易学黜郑玄而从韩康伯。著作颇丰,有《周易四德例》一卷,《周易乾坤义》一卷,《系辞义疏》二卷等,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易刘氏义疏》一卷。
萧衍(464—549)
即梁武帝。南朝梁的建立者,玄学派易学的代表人物。字叔达,小字练儿,谥曰武,南兰陵(今江苏武进县西北)人。少而笃学,及成人,洞达儒玄。好筹略,有文武才干。曾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改国号梁,502—549年在位。中大同二年(547年),接受东魏大将候景的归降,后二年候景引兵渡江,攻破都城,萧衍饥病而死。他通晓儒家经典,精通《周易》,迷信佛教,曾跟周宏正、张讥等人讨论易学问题。其易学特点为揉合易佛,以虚无解释《周易》的最高原理,以《周易》解说佛教的教义。从其宣扬佛教教义的著作中,可以看出揉合易佛的倾向。如《喜阿育王寺赦诏》中,以丰卦《彖》文“天地盈虚”句,说明年成不好,人民困苦,闹事作乱,可以宽恕,并引用随卦《彖》文“随时之义”,宣扬逢真形舍利复见之时,应对一切罪犯,施行大赦,以表慈悲之心。解易著作亦有与佛教义理相比附之处。易学属于玄学派,然亦注太极元气说。在《天象论》中,用体用范畴解释《周易》中的义理。此外,还长于文学,精通乐律。曾创制准音器四具,名“通”,又制出长短不同的笛十二支以应十二律。并擅长书法。曾召纳文士,辩论儒、佛义蕴,制定《五礼》,编成《通史》。由于迷信佛教,曾三次舍身同泰寺,并在各地大建寺院。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其解易著作有《周易大义》二十一卷,《周易系辞义疏》一卷,《周易讲疏》三十五卷,均已佚。唐陆德明《经典释文》引用其易解四条。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梁武帝 见“萧衍”条。
徐遵明(475—529)
北朝北魏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字子判,华阴(今陕西华阴西)人。幼孤好学,历更数师,俱不终业,乃苦读殚思,博通诸经。聚徒讲学二十余年,沿袭东汉儒家经说,传授《周易》、《尚书》、《左传》、“三礼”,其易学习“郑氏易”,又传《易》于卢景裕、崔觐。北齐易学,并出其所传。著有《春秋义章》三十卷,已佚。
周宏正(496—574)
南朝梁、陈经学家。字思行,谥早简子,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东南)人。十岁即通晓《老子》、《周易》,十五岁补国子生。仕梁,官国子博士,于士林馆讲授,听者倾朝野。入陈,官至尚书右仆射。知玄象,善占候,精通《周易》,梁武帝萧衍曾跟他及张讥等人讨论过易学问题。其易学中,对卦爻辞文字的解释,多取王弼义,又兼收郑玄、王肃说。就哲理内容而言,有:(1)对乾卦卦辞“元亨利贞”的解释。把元亨利贞作为四德,并从天、地、人三个方面解释这四德,以天之元亨利贞为春夏秋冬,地之元亨利贞为金水木火,人之元亨利贞为仁礼义信,认为四德具有生、养、成、终之义,意味着事物从始到终的发展过程。突破了道德的范畴,而具有世界观的意义,这一观点对唐宋易学的发展影响很大。(2)对《序卦》的解释,将六十四卦分为“六门”,即六类。卦的顺序则表示事物之间的六种联系,如相因、相反、相须、相病,等等,而这些联系又都归之于中道。他还合马融所分费氏章句十三章而为十二章。并明晓佛典,当世名僧也多请他释疑。著作有《周易讲疏》,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为《周氏周易义疏》一卷。又著有《论语疏》、《老子疏》、《庄子疏》等。原有集,已散佚。
张讥
南朝梁陈经学家,易学大师。字直言,清河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少通《论语》、《孝经》,笃好玄言,受学于汝南周宏正,时有新意,为先辈推服。仕梁,为士林馆学士。入陈,历任国子助教、东宫学士、国子博士。陈亡入隋,卒于长安。性恬静,慕闲逸。学生众多,著名者有陆元郎(陆德明)、姚绥等。精通《周易》,曾和其师周宏正等人一起与梁武学萧衍讨论对易学问题,并曾讲授《周易》。其易学本于郑玄,观点中较为突出的,是对《说卦》文“参天两地而倚数”的解释。认这天大于地,天包括地。就数目而言,认为三中有两,并用“三中含两”来说明“一以包两”。这里的“一”,并非单一的一,而是合一的意思。这种观点对宋明时期张载的太极说的明清之际王夫之对奇偶两画的解释都有重大影响。著有《周易义疏》三十卷,久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张氏讲疏》一卷。又著有《尚书义》、《论语义》、《孝经义》、《老子义》等,均已佚。
卢景裕
北朝北魏经学家。字仲孺(一作仲儒),小字白头,号居士,范阳涿县(今属河北)人。前废帝初,官国子博士。东魏时,请教授诸子,后卒于晋阳。性清静,淡于荣利,敝衣粗食,怡然自安,曾隐居大宁山,专攻经学。精通《周易》,虽不聚徒教授,然所注《周易》大行于世。其易学出于郑、荀两家,如释承乘时,据郑学,又采用荀氏升降之义。并通晓佛学,天竺沙门道怪每作经论,常请他作序。著作有《周易注》,唐李鼎祚《周易集解》中曾采用,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有《周易卢氏注》二卷。此外,尚著有《尚书注》、《孝经注》、《论语注》、《礼记注》、《老子注》等,今多散见于诸书中。
卫元嵩
北朝北周术数名家。益州成都(今属四川)人。精阴阳历算,善阴阳术数。献策后周,赐爵持节蜀郡公。好作预言,天和中著书,预论周隋废兴,颇有征验。不信释教,曾与道士张宾共上疏周武帝灭佛,言僧徒猥滥。讲阳变阴合,以卦象阐述阴阳配偶,以坤为首,乃殷代地辟于丑之学,是中天易思想根源。曾仿照扬雄《太玄经》体例,袭用《归藏》序次,而著成用意怪僻、文字艰涩的《元包》十卷,今存五卷,后有人认为此著属《归藏》主要著作之一。
文中观点只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
更多易学信息,请关注“人生果”公众号